首页 > 诗词

【红岩古迹七首其一】原文-清末.姚华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一 》作者:清末近现代初·姚华
古迹传闻诡夏殷,红岩一石几纷纭。
字青石赤疑天篆,藓蚀苔封学咒文。
墨拓盛时书屦缩,灰填劫后石如焚。
《奇觚》考释犹堪校,旧本珍宜嗣典坟。
注:邹汉勋叔子遗书《红崖释文》云:“右摩崖古刻,在贵州永宁州东六十里红崖后山诸葛营旁。字大者周尺三四尺,小者尺馀,深五六寸许,行列不整。”赵之谦撝叔《补寰宇访碑录》:是刻俗称诸葛誓苗碑,新化邹汉勋释为殷高宗伐鬼方刻石,独山莫友芝复辨为三危禹迹,之谦疑是苗民古书云云。诸说纷纭,讫未定也。吴臞翁《黔语》:字若大书深刻者,然迫视之,无斧凿痕也。好事者架木猱升,以毡蜡拓之。体若篆籀,又似符箓文,而卒不可识云云。天篆,吾乡语也;凡书迹之不可识者,着以天篆目之。红岩传拓,皆按书迹钩勒,得其周廓而后墨其廓外,常有以苔藓痕误为书迹者,故增减时有,间或讹误,至似道家符箓,诚如《黔语》所云。抚拓既艰,故安顺府署乃有别刻,大吏责供,则拓以应之。又故布政司署有缩刻,是咸丰壬子阳湖吕佺孙尧仙所为,凡二刻,一据张春潭太守本,一据吴寅邦拔贡本删,本文亦小异。光绪初,有好事者饬工刷洗苔藓,以灰填迹外,意便抚拓,遂失其旧,臃肿不堪,并增多草书“虎”字,盖苗乱甫平时武人为之也。忆其时有提督周达武者,湘人,好书“虎”字。红崖去安顺西百里,提督驻安顺,故疑周所为。余得光绪中拓本,嫌其不类,访之安顺人,所述如是。亦古迹一厄也。此迹旧拓难得,况是未填灰时本,更可珍矣。数函属乡人求之,不报。戊午岁暮,乃于厂肆得一整幅,云是潘文勤公家物,亟收而藏之。先是,得嘉鱼刘幼丹心源《奇觚室乐石文述》,有《红崖刻石考释》,会经屡校,文亦小异,而吕缩张本则相与符合,乃定潘本为初访得时拓矣。

【红岩古迹七首其一】原文-清末.姚华

    

  •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其三(时缘事降抚山东)毕尚书师】原文-清.洪亮吉
  •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 其三 (时缘事降抚山东)毕尚书师》作者:清·洪亮吉全湖南北节初移,圣主优容俾近畿。五斗未能除薄俗,两...

  • 【题何翰伯画凤三首其三】原文-清末.姚华
  • 《题何翰伯画凤三首 其三 》作者:清末近现代初·姚华当年十字辜君约,老去诗篇尚薄才。惭愧前头三绝在,春明何许问萧台?

  • 【碧云洞】原文-明.吴国伦
  • 《碧云洞》作者:明·吴国伦何意盘江外,乾坤更一丘。却令骢马使,早为碧云留。煮石颜堪驻,巢松迹故幽。种瓜成五色,不忝邵平...

  • 【红岩古迹七首其二】原文-清末.姚华
  • 《红岩古迹七首 其二 》作者:清末近现代初·姚华旧本曾藏潘古廔,金文石墨记同收。依山造幅原非窘,量楮施麋亦最优。古篆存亡...

  • 【渡铁桥】原文-明.吴兆元
  • 《渡铁桥》作者:明·吴兆元峭壁称天险,奔涛震若雷。龙知听法至,鸟解傍人来。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乘梁惊灏瀚,经济有奇...

  • 【红岩古迹七首其四】原文-清末.姚华
  • 《红岩古迹七首 其四 》作者:清末近现代初·姚华两本张吴文小异,尧仙缩刻后先成。春潭旧拓知难访,滂喜曾藏今最名。州郡志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