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先生履川》作者:当代·成惕轩
九秋余楚客深悲,古调罢弹,江上更无人颂橘;
卅载忆黄垆旧事,俊游难续,尊前况是海生桑。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曾克端(1900——1976),字履川、伯子,号橘翁,斋堂为涵负廔、优跋罗盦、撄宁廙、颂橘庐、天只阁,福建闽候人,生于四川,族裔为曾南丰先生徒闽支,故世代书香,诗人、书法家。上代有以诗名者,先生编纂《曾氏十二世诗略》及《通州范氏十二世诗》,并为海内两大诗世家,以光先德。曾先生始受庭训,以祖父伯厚公为多。及冠赴京,受学于桐城吴挚甫哲嗣吴闿生(北江)先生之门,学诗、古文辞。于贺培新(孔才)、潘伯鹰(凫公)、吴兆璜(稚鹤)、方东(障川)等并为高第。曾先生早以诗、古文著,著有《颂橘庐丛稿》七十三卷,纂有《曾氏家学》、《曾氏学训》、《曾氏学乘三书》。曾先生是著名的同光体后裔诗人,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梅宛陵诗评注》、《近代海内两大诗世家》等。
成氏有诗《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古调罢弹:唐朝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
颂橘:《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为诗人托物言志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曾号橘翁,斋堂为颂橘庐,,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切此处。
俊游:指快意的游赏,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北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海生桑:沧海桑田。
笺:
1.上联隐用屈原事,下联隐用王浚冲事。
2.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茶山法乳衍闽疆,早有瑶篇照锦囊,十世诗传清白吏,故应鹗里胜鳣堂。
瀛涯展卷想清仪,玉貌悬知鬓未丝,百二年华今甫半,天贻上寿为昌诗。
【挽曾先生履川】原文-当代诗_成惕轩
《喜吴野人至》作者:清·田雯甓社湖头莲叶津,轻鸥柔橹水粼粼。白髭拄杖斜阳下,知是诗人吴野人。
《赠别孟(楷)二首 其二 》作者:清·朱彝尊碧山学士王圣与,鉴曲诗人陆务观。五百清词才过眼,最愁花外送归鞍。
《著迂论有感》作者:宋·李纲长笑梁溪翁,平生有馀拙。于今欲行古,无乃亦痴绝。施之廊庙间,放步足已跌。下帷更潜思,又复广...
《和仲良分送柚花沉三首 其三 》作者:宋·杨万里鹤骨龙筋金玉相,诗人十袭几年藏。已惊好手夺天巧,更遣馀芬恼楚狂。
《论诗 其一 》作者:清·田雯渔洋一派唐三昧,抉出诗人第一班。锦瑟玉溪真绝调,大儿合是白香山。
《题书宣小影》作者:清·查慎行十万青鸾尾摇竹,映得诗人鬓毛绿。此中可少三间屋,竹西三月桃花红。前村后村烟濛濛,此中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