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挽洪立法委员炎秋】原文-当代诗_成惕轩

《挽洪立法委员炎秋》作者:当代·成惕轩
绛帐树清声,人望所归,遂以谠言参国是;
青箱承旧业,父书能读,固知文学本家传。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十年前,识炎秋教授于高闱阅卷之时,承以其尊翁弃生先生骈体文见贻,风格雅近北江,真可谓海东麟凤也。
洪炎秋(1899——1980),原名槱,字炎秋,笔名苏芸,台湾早期作家。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教育系,1929年毕业。在北大求学的洪炎秋受教于沈尹默、朱希祖、周作人等,毕业论文〈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教育},发表于商务出版《教育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九号,是少数北京大学毕业且在该校任教的台湾人,极力鼓吹「大学教育应为全民开放」与「用人为贤」之主张。光复之前在北大及北师大教书。1946年6月返台,先后在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师范大学)任教,后调为台中师范学校(今台中师范学院)校长。二二八事变时,曾遭受波及,旋获政府特赦。1948年8月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10月主办《国语日报》创刊。洪先生长期任职国语日报社达三十余年之久。1969年起担任立法委员。1980年3月14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82岁。
绛帐:指师门、讲席之敬称。典出《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
谠言:正直之言,慷慨之言。《汉书》新注卷一百·叙传第七十:“上乃喟然叹曰:‘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
国是:国家大计。犹言国事。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民哉!”
青箱:《宋书·王淮之传》:“曾祖彪之,尚书令。……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后为世传家学之典。
父书能读:洪出身台湾鹿港世家,名秀才洪弃生之子,自幼受父亲影响,汉文根基相当札实。
高闱:此处应是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尊翁弃生先生:洪弃生(1866~1928),台湾著名古典诗人,谱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
北江: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
笺:李篁仙挽欧阳太宜人 联:
有子能读父书,当禁署挥毫,荻管谅怀前日苦;
将母尚劳王事,正乡闾养志,菊篱惊报朔风寒。

【挽洪立法委员炎秋】原文-当代诗_成惕轩

      

  • 【西溪渔隐歌为曾都转燠赋】原文-清.洪亮吉
  • 《西溪渔隐歌为曾都转燠赋》作者:清·洪亮吉我家近南江,乃望北江北。桃花洲上三面山,久欲临流筑居宅。君家住西江,乃忆西湖...

  • 【泰逮内渡抵惠安县其一】原文-清.姚莹
  • 《泰逮内渡抵惠安县 其一 》作者:清·姚莹① 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从此首以下至〈出狱后闻今年正月台谏诸公先...

  • 【桃花洲歌赠王文学豫】原文-清.洪亮吉
  • 《桃花洲歌赠王文学豫》作者:清·洪亮吉北江入海我所家,从岸北望迷津涯。焦山金山两回抱,中有百里洲欹斜。南阡北阡路不赊,...

  • 【哭施仁思孝廉】原文-清.许梦青
  • 《哭施仁思孝廉》作者:清·许梦青① 许常安注:「甲午(1894)稿。」凶音忽逐海潮来,天半愁云结不开。到耳飞霜三伏月,惊心旱...

  • 【哀台湾】原文-清.李鹤田
  • 《哀台湾》作者:清·李鹤田海波鼎沸鸣战鼓,躏骸成泥血飞雨。妈宫岛①外啼杜鹃,声声似诉台民苦。昨有台民自台来,无人忍听伤...

  • 【题吴鸿业百蝶图】原文-清.吴甫三
  • 《题吴鸿业百蝶图》作者:清·吴甫三①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百花香里认前身,浅绛深青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