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梵动经其六】原文-当代诗_钟锦

《梵动经 其六 》作者:当代·钟锦
爱恚常教善恶讹,他生报应竟蹉跎。
诡辞漫应何须会?君若推原意已颇。
注:《长阿含经·梵动经》:“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善恶有报、无报耶?我以不见不知故,作如是说:善恶有报耶?无报耶?’世间有沙门、婆罗门广博多闻,聪明智慧,常乐闲静,机辩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别诸见。设当问我诸深义者,我不能答,有愧于彼,于彼有畏,当以此答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初见。” 又:“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为有他世耶?无他世耶?’诸世间沙门、婆罗门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见远事,已虽近他,他人不见。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无他世;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若我说者,则为妄语,我恶畏妄语,故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二见。” 又:“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不知不见何者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见如是说是善、是不善?’我则于此生爱,从爱生恚,有爱有恚,则有受生;我欲灭受,故出家修行;彼恶畏受,故以此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三见。” 又:“或有沙门、婆罗门愚冥闇钝,他有问者,彼随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四见。”
释:浊世昧德,妄言诬善,不反良知,惟溺情爱。既因爱而生恚,遂倒善以为恶。乃致报应之有无,他世之存否,尽沦虚设,全作空谈。一失正见,即成妄语。何用推原?莫从议论。

【梵动经其六】原文-当代诗_钟锦

      

  • 【三冬雪其一望寄寒衣十五首】原文-唐.敦煌曲子
  • 《三冬雪 其一 望寄寒衣十五首》作者:唐·敦煌曲子沙门入言如来典句。盖不虚拈。令护命于九旬。遣加提于一月。是以共邀流辈。...

  • 【失调名其十一须大拿太子度男女十一首】原文-唐.敦煌曲子
  • 《失调名 其十一 须大拿太子度男女十一首》作者:唐·敦煌曲子儿言鸟雀群飞唯失伴。男女恩爱暂时间。拿如拿延好伏侍婆罗门。早...

  • 【婆罗门谣】原文-清.龚自珍
  • 《婆罗门谣》作者:清·龚自珍婆罗门,来西胡。勇不如宗喀巴,智不如耶苏。绣衣花帽,白若鹄凫。娶妻幸得阴山种,玉颜大脚其仙...

  • 【喜秋天其一相思破二首】原文-唐.敦煌曲子
  • 《喜秋天 其一 相思破二首》作者:唐·敦煌曲子潘郎妄语多。夜夜道来过。赚妾更深独弄琴。弹尽相思破。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一(...

  •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原文-明.朱元璋
  •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作者:明·朱元璋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处处食常...

  • 【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其二十六】原文-明末.钱谦益
  • 《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 其二十六 》作者:明末清初·钱谦益石语无凭响卜虚,强留春梦慰萧疏。侲僮背索催年去,王母传筹报岁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