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1964年20岁) 其二 》作者:当代·刘斯奋
陌上游丝吹不断,花近高楼,楼外巢新燕。
名字每从心里唤,呼来忽觉红双脸。
叵耐个郎情腼腆,欲语无言,滴滴时针转。
隔院课铃催二遍,倚门一瞥惊鸿远。
评:斯翰曰:下阕绝佳。此情此境,可云不隔。“名字”二句亦好。又,自冯正中为此调,千古词人,莫不验其才具于斯。彼能不落冯氏窠臼,各擅胜场者,固以鲜矣。二词一空倚傍,洗涤凡俗,殆可云“粗服乱头,不掩国色”者矣。
永正曰:蝠堂多情人也。少年不作艳词,不得谓之词家。以清丽之笔,寄婉转之思,自然真率,方见深情。“一束”二句,是摄影家手法。“片云”句,想入非非。“名字”二句,是初坠情网者情态。“滴滴”二字绝妙。“课铃”句,点明身份。大学生谈恋爱,当时视为厉禁,蝠堂何以大胆如此!原作四首俱佳,如何删去其半?我以不解。
守中曰:二词写少年情事,颇为传神。若二首相较,则第二首似胜于第一首也。第二首“名字”二句妙,深能写出初恋情味。“滴滴时针转”一句,状声亦妙。
【蝶恋花(1964年20岁)其二】原文-当代诗_刘斯奋
《子夜歌 其十一 》作者:明末清初·吴伟业舞罢私自怜,腰肢日袅袅。总角诸少年,亏他只言好。
《西湖竹枝词 其三 》作者:明末清初·吴本泰放生池岸柳丛丛,香阁临幡四面风。轻薄少年乘醉过,手提射鸭竹枝弓。
《短歌行》作者:清·钱大昕对酒当歌,慨慷转多。敲缺唾壶,和我者无(一解)。躬耕一畦,不如贩脂。奉粟一囊,不如卖浆(二解...
《送李孝庵太守之官遵义二首 其二 》作者:清·宋荦离席留残雪,驱车趁晓莺。少年为郡日,远道送君情。蒟酱怜行贾,巴僮劝耦耕...
《题乔侍读小像》作者:清·朱彝尊宛转溪桥浴野凫,城隅潇洒得重湖。少年背面休相笑,憔悴何曾似左徒。
《竹枝 其二 蜀中竹枝》作者:明末清初·徐士俊卐字栏干曲曲房,寻花无胜去寻香。少年惯向驰马埒,何如夜入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