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启超》作者:清末近现代初·章炳麟
① 编者按:《清议报》题作〈泰风一首寄赠卓如〉,《清诗纪事》、《章太炎集》均题作〈艾如张〉,据其序言:「归自夏口,沿于大江,而作〈艾如张〉一篇,以示孙宝瑄,宝瑄韪之。」可知此诗非在台之作,乃章氏旅台之际,以「台湾旅客」之名,发表在《清议报》。
秦⑴风号长杨,白日忽西匿。
南山不可居,啾啾鸣大特⑵。
狂走上城隅,城隅无栖翼。
中原竟赤地,幽人求未得。
昔我行东越⑶,道至溪知⑷穷。
洒酒⑸思共和,共⑹和在海东。
谁令诵诗礼,发蒙成奇功。
今我行江汉,候骑盈山邱。
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
绝甘厉⑺朝贤,木瓜为尔酬。
至竟盘盂⑻书,文采欢田侯。
去去⑼不复顾,迷阳当我路。
河图日以远,鸱枭⑽日以怒。
安得起槁骨,掺袪共驰步。
驰步不可东,驰步不可西,驰步不可南,驰步不可北。
鉴皇穹⑾黎庶,均平无九服。
顾我齐州产,宁能忘禹域。
击磬⑿一微秩,志屈逃海滨。
商容冯马徒,志在诛纣辛⒀。
怀哉殷周世,大泽宁⒁无人(施懿琳撰)。
⑴ 编者按:「泰」,《台湾诗荟》误作「秦」,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章太炎集》改。⑵ 编者按:「特」,《瑞桃斋诗话》误作「笛」。⑶ 编者按:「越」,《清诗纪事》、《章太炎集》作「治」。⑷ 编者按:「溪」,《台湾诗荟》误作「知」,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⑸ 编者按:「酾酒」,《台湾诗荟》误作「洒泪」,据《清议报》、《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又:「酾」,《台湾日日新报》、《瑞桃斋诗话》均误作「洒」⑹ 编者按:「共」,《台湾日日新报》、《瑞桃斋诗话》均误作「苦」。⑺ 编者按:「厉」,《台湾诗荟》误作「属」,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⑻ 编者按:「盘盂」,《台湾诗荟》误作「盂盘」,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⑼ 编者按:「去」,《瑞桃斋诗话》误作「夕」。⑽ 编者按:「枭鸱」,《台湾诗荟》误作「鸱枭」,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⑾ 编者按:「鉴皇穹」,《清议报》、《清诗纪事》、《章太炎集》均作「皇穹鉴」⑿ 编者按:「磬」,《台湾诗荟》误作「石」,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⒀ 编者按:「志在诛纣辛」,《清议报》作「誓将除受辛」。又:「誓」,《清诗纪事》、《章太炎集》均作「逝」。⒁ 编者按:「宁」,《台湾诗荟》误作「岂」,据《台湾日日新报》、《清议报》、《瑞桃斋诗话》、《清诗纪事》、《章太炎集》改。
【寄梁启超】原文-清末.章炳麟
《千秋节》作者:明·高廪虹渚符王瑞,龙池叶圣期。千秋颁令节,百辟侈多仪。虎拜陈金镜,凫趋上玉卮。肯矜民重敛,惟喜社新移...
《感怀杂诗(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二 》作者:清·姚莹东海何人匿赵岐,杜陵曾倚剑南时。六条我尚惭苏绰,惠达如...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当入都,赋别 其一 》作者:清·姚莹① 此诗又...
《龙目井泉》作者:清·卓梦采① 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
《自题题画 其三 》作者:清·林汝梅① 此诗收于王松《台阳诗话》卷上,又载连横《台湾诗乘》卷四。编者按:诗题由编者所拟。濛...
《赤嵌城晓望》作者:清·李清运① 此诗收于王礼《台湾县志》〈艺文〉。晨起兹城望,所思竟若何。涌金初日上,开鉴晓霞多。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