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过圆山节孝祠(五古)】原文-清.王人俊

《过圆山节孝祠(五古)》作者:清·王人俊
有友海外游,联踪历淡水。
挟予访圆山,同到公园鄙。
遥见庙巍峨,神社并角倚
友乃咨询予,斯是何庙祀
君为台阳人,应知其何氏。
予敬再拜陈,详明其原委。
名曰节孝祠,甲午年创始。
初建清代时,予父实董理。
予父三岁孤,祖母柏舟矢
抚父已成人,念母真劳只。
欲报母深恩,树坊志未已
官因百经营,无暇以及此。
又有杜与王,有母节如是
连名请民捐,抚院奏奉旨
褒节不敢迟,许建东门里。
糜费数千金,经营轮奂美。
帝国初领台,移筑圆山屺
补助不日成,庙堂高峻峙。
督宪匾额题,欲人共仰止
台地节妇多,久劳輶轩使。
待进数繁繁,今先三人耳。
友乃对曰俞,我已知之矣。
我华重节贞,累朝褒素履。
噫彼节妇人,凡妇孰如彼。
或义守共姜,或贞效太姒。
或节忍贫穷,或烈抗奸宄
如归齐忠臣,将顺等孝子。
可为国四维,可立人五纪。
盖师松柏坚,非同芍兰否。
立志不二夫,存心到一死。
大礼能维持,尽伦有谁比。
清操垂古今,贞名动遐迩。
典型仪闺门,德行耀乡里。
光如日月华,定若江流砥。
绰楔锡天章,芳流后世齿。
瞻仰登崇阶,式敬窃自喜。
尊翁具公心,不嫌为发起。
颓俗可转移,风化关廉耻。
全台淑妇人,何患节之靡。
寄语诸贤媛,勿以高难企。
学虽新是求,德必旧是以。
有志事竟成,天亦降福祉。
试观祠中人,传应列彤史。
君宜计久遥,勿使后颓圮。
予谢弗敢当,劳君之教指。
谈论犹未终,日薄西山沚。
移驾赋归欤,言别各移屣。
相约祭日期,参拜上香酏
⑴ 编者按:「倚」,《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作「犄」,《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作「持」,不符格律。⑵ 编者按:「祀」,《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作「祠」。⑶ 编者按:「原」,《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均作「源」。⑷ 编者按:甲午,即1894年。⑸ 作者注:「予王父儒士王家霖,早卒。父天锡字纯卿,号嘏堂老人。予王母黄氏器娘,二十有八而寡,立志守节抚孤。」⑹ 作者注:「前淡水厅陈培桂主事高胪璟奏报节孝,奉旨赐金建坊,于壬午(1882)年建于台北城东门内。」⑺ 作者注:「王绍宗之母谢氏,即庆寿、庆忠之祖母。又,杜世传之母某氏,其早寡守节,旌表相同。」⑻ 作者注:「予父与王杜二君连禀唐维卿中丞,甲午(1894)年上奏,奉特旨许建庙于郡城崇祀,四月毕工。」⑼ 编者按:「帝国初领台」,《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作「日本初据台」。⑽ 编者按:「屺」,《汉文台湾日日新报》误作「圮」,据《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改。⑾ 编者按:「日」,《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作「久」。⑿ 作者注:「初祠在东门,政府乃改移于圆山公园,而付予父移转同补助金以成之,号曰节孝祠神社。儿玉爵督阁下特亲题节孝祠匾额,字法劲古,此节孝祠之荣也,盖欲台人共仰止而令风俗归于淳美也。」⒀ 编者按:「宄」,《汉文台湾日日新报》误作「究」,据《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改。⒁ 编者按:「楔」,《汉文台湾日日新报》误作「禊」,据《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改。⒂ 编者按:「酏」,《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作「楮」。

【过圆山节孝祠(五古)】原文-清.王人俊

      

  • 【西湖】原文-清.朱彝尊
  • 《西湖》作者:清·朱彝尊十三亭子景平分,银榜昭回天汉文。破除水墨马一角⑴,界画金碧王孤云。里湖外湖烟树接,断竹续竹山泉...

  • 【感怀杂诗(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其二】原文-清.姚莹
  • 《感怀杂诗(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二 》作者:清·姚莹东海何人匿赵岐,杜陵曾倚剑南时。六条我尚惭苏绰,惠达如...

  •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当入都,赋别其一】原文-清.姚莹
  •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当入都,赋别 其一 》作者:清·姚莹① 此诗又...

  • 【龙目井泉】原文-清.卓梦采
  • 《龙目井泉》作者:清·卓梦采① 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

  • 【自题题画其三】原文-清.林汝梅
  • 《自题题画 其三 》作者:清·林汝梅① 此诗收于王松《台阳诗话》卷上,又载连横《台湾诗乘》卷四。编者按:诗题由编者所拟。濛...

  • 【赤嵌城晓望】原文-清.李清运
  • 《赤嵌城晓望》作者:清·李清运① 此诗收于王礼《台湾县志》〈艺文〉。晨起兹城望,所思竟若何。涌金初日上,开鉴晓霞多。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