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诗
郑应球(?~?),字桐君,凤山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参考李丕煜《凤山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人物〉。〗(黄美娥撰)
移家(清·郑应球)
七言律诗押寒韵
题注: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和宋明府村夜原韵(清·郑应球)
七言律诗押元韵
题注: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编者按:《台湾诗乘》题作〈次韵和宋明府村夜〉。
世事浮沈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
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怜才独有使君在,频檄诗篇过草垣。
节妇郑氏诗(清·郑应球)
七言律诗押庚韵
题注:此诗收于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人物〉,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挽郑烈妇)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松柏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
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
龟山晚眺(清·郑应球)
七言律诗押东韵
题注: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柯培元《噶玛兰志略》〈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诗句都从閒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彫霜坠叶红。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