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清·刘墉·诗词作品

生卒:1720—1805
清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刘统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历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内阁学士,三迁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书法专用重墨,自成一家,名满天下。卒谥文清。有《石庵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诸城人。乾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有《刘文清公集》。

清·刘墉·诗词作品
读吴梅村集(清·刘墉)
七言律诗押尤韵

六朝金粉擅风流,射策东堂片玉收。事去不无江总恨,宦成薄有杜陵愁。

凄凉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宝玦飘零红袖泣,几多哀艳为君留。


武昌怀古(清·刘墉)
七言律诗押庚韵

大别山前江水横,烟波江上古今情。王敦不忌温忠武,刘表翻嫌祢正平。

城郭人归云未散,汀洲春绿草还生。秋风吹梦潇湘浦,回首南楼月正明。


玉波冷双连(清·刘墉)

红冰一片凝双魂,江婓夜吊秋烟痕。修顽雪挼弱无骨,对泣余膏咽孤月。

娇怜负转如流弹,觅影不见空折盘。蚌珠拾得无处著,歌怨莫邪声更寒。

江中碧化古时魅,裁佩偏宜素腰腻。唾壶已碎失胭脂,浓入吴波波亦醉。

故宫云老东西迷,十二栏干锁玉肌。吴蚕作茧不裹肉,飞出双蛾向江哭。

乌啼纱绿机声绝,余织青红两雌蜺。青锋祇欲饫蝤蛴,臂上守宫蔫未灭。


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清·刘墉)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门外红尘坌十丈,尘中有客常崎岖。清谈名理侔卫乐,高论康济追唐虞。

偶来憩息意良惬,尚有客气论贤愚。教乘滋茂信有力,廊庙何必殊江湖。


赠赵翼联(清·刘墉)
对联

务观万篇,半皆归里作;启期三乐,同是达生言。


对联(清·刘墉)
对联

镜里有梅新晋马;釜中无药旧唐鸡。


钱武肃王祠联(清·刘墉)
对联

启匣尚存归国诏;解韬时拂射潮弓。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入祀贤良祠。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高密)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善文,名盛一时。与成亲王、翁方纲、铁保为清代四大书家,帖学之集大成者,尤善小楷。博通经史,精研考辨。有《石庵诗集》等。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