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诗
陈望曾(1853~1929),字省三,号鲁村,祖籍福建漳浦,后迁台南。同治九年(1870)举于乡,同治十三年(1874)登进士,授内阁中书,先后署广东雷州、韶州府知府。与施士洁、萧逢源、汪春源、许南英并称「台南五进士」。乙未(1895)割台,携眷内渡。与板桥林家有姻亲关系,林尔嘉《林菽庄先生诗稿》中有多首与陈望曾唱和之作,民国三年(1914)五月菽庄钟社成立后,陈望曾亦参与其诗会活动,与施士洁、萧逢源、汪春源、许南英五人,曾同住鼓浪屿,一时有「五凤齐飞入洞天」之誉。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广东府知府。继而奉委提调广东海防兼善后总局。三十四年(1908)任广东劝业道。嗣调署按察使,提学使、赏头品顶戴。台籍进士在中国内地仕宦者,以望曾最为显达。积资数十万。国民革命之际,秘助民党。后隐居香港太平山。
和遁公述怀原韵(清·陈望曾)
五言律诗押真韵
题注:此诗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
攀龙称臣擘,才气亦殊伦。草木争依附,芙蓉幻劫尘。
豹皮空寄恨,象齿竟焚身。东市陈尸日,凭棺有几人。
送张韩斋北旋之ㄧ(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元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人海无风浪亦翻,来从世外避纷喧。闻钟已悟三生梦,伏枥犹怀一顾恩。
新葺菊松陶令径,旧栽桃李狄公门。乱离难得抟沙聚,又逐车尘送去辕。
送张韩斋北旋 其二(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微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旧人寥落曙星稀,海上飘蓬此未归。避道骅骝仍北去,寻巢乌鹊尚南飞。
经年御李难为别,夙愿依刘顾已违。一瓣心香长远炷,时从乡月望清辉。
和施士洁寄和○○楼上学○先生移居原韵(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鱼韵
题注:此诗收于《台湾日日新报》,1921年5月26日,第四版,又载林钦赐《瀛洲诗集》、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编者按:原题〈和韵〉,今题为编者所拟。
太平山下闭门居,海上词人递鲤书。避地遗民思故国,怀乡有客鉴前车。
公麟画法千秋在,伯虎诗篇万卷舒。轮奂君家完苟美,稻香卜筑结吟庐。
旧历元旦书怀七律二首之ㄧ(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支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许天奎《铁峰诗话》,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湾诗海》、〈南市诗乘〉、《台海诗珠》。
乡社归来负夙期,客中又见岁星移。隔江隋柳空春色,旧国尧蓂失夏时。
犹守陈咸汉家历,还编陶令义熙诗。占年自有衡门雪,皂帽新添鬓上丝。
旧历元旦书怀 其二(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寒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许天奎《铁峰诗话》,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湾诗海》、〈南市诗乘〉、《台海诗珠》。
今朝亦效展眉欢,一酌屠苏酒送寒。世外不知新甲子,座中尚有旧衣冠。
诗囊纫作迎年佩,野蔌聊登荐岁盘。拂槛春风自来去,太平山向隔帘看。
吊钟花(清·陈望曾)
七言律诗押鱼韵
题注:此诗收于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后集》,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
似闻饭后响声徐,佛地奇葩映眼舒。种自鼎湖春烂熳,花呈宝相叶萧疏。
钵囊吐艳香同远,鼓子拖蓝色不如。磬北东风时入座,一枝斜照胆瓶初。
叔臧姻世兄四十双寿倩吴江周维屏画松石图寄祝(清·陈望曾)
七言绝句押庚韵
题注:此诗收于《菽庄主人四十寿言》厦门图书馆藏,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
神仙端合住蓬瀛,天上双星分外明。一树苍松一卷石,画图珍重祝长生。
文信国琴(清·陈望曾)
七言绝句押灰韵
题注:此诗收于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前集》,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湾诗海》、《台海诗珠》。
嗣响何人赏爨材,谱将正气发歌来。松风一曲空坑泪,中有声声白雁哀。
口占戏讯佩如(清·陈望曾)
七言绝句押虞韵
题注:此诗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又载《台海诗珠》。
踪迹如今绝博徒,向谁消息同樗蒲。空山枯管难窥豹,几日南风竞也无。
友竹仁兄六十荣寿赋此志祝(清·陈望曾)
题注:此组诗收于王松《友竹诗集‧友竹行窝遗稿》,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新词为报杖乡时,儒雅风流信有之。松柏后凋留劲节,梅花初放见清姿。
且凭岁月增诗卷,莫感沧桑到酒卮。料识辋川风景好,称觞我愧阻天涯。
林下优游却羡君,当年逸少况能文。青箱世业高门在,白发穷经一席分。
野鹤閒云原自适,凤毛麟趾更空群。眼前莫叹韶光老,应有中书总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