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清·林纾·诗词作品

全台诗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清·林纾·诗词作品
七十自寿 其一(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微韵

畏庐身世出寒微,颠顿居然到古稀。多病似无生趣望,奇穷竟与饿夫几。

回头未忍思家难,傲骨原宜老布衣。今日王城成小隐,修篁影里掩柴扉。


其二(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庚韵

少年里社目狂生,被酒时时带剑行。列传常思追剧孟,天心强派作程婴。

忍寒何必因人热,超义无妨冒死争。到此一齐都忏悔,道书坐对短灯檠。


其三(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元韵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其四(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虞韵

总角知交两托孤,凄凉身正在穷途。当时一诺凭吾胆,今日双雏竟有须。

教养兼资天所命,解推不吝我非愚。人生交友缘何事?忍作炎凉小丈夫!


其五(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庚韵

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而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弥衡。

伧荒那办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其六(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其七(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尤韵

卅载倾心沧趣楼,风流宏奖世无俦。自经导诱诗源得,尽览收藏画笔遒。

艺苑共尊今六一,经筵代进我春秋。八年前附香山社,末座匆匆亦白头。


其八(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真韵

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

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


其九(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崇陵九度哭先皇,雪虐风饕梁格庄。百口人争识越分,一心我止解尊王。

世无信史谁公论,老作孤臣亦国殇。留得光宣真士气,任他地老与天荒。


其十(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烟云供养御书鲜,一道纶音落九天。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

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


其十一(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渐台未败焰恢张,竟有征书到草堂。不许杜微甘寂寞,似云谢胐善文章。

胁污阳托怜才意,却聘阴怀觅死方。彻幸未蒙投阁辱,苟全性命托穷苍。


其十二(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真韵

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移译泰西过百种,传经门左已千人。

自坚道力冥机久,不饮狂泉逐世新。坐对黄花微一笑,原来有味是能贫。


其十三(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虞韵

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

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


其十四(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其十五(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尤韵

能排元美惟熙甫,稍近昌黎只穆修。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


段上将屏从见枉即席赋呈(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乍闻亟相徵从事,果见元戎莅草堂。九诣谁讥刘尹薄,一家未为武安忙。

到门鉴我心如水,谋国怜君鬓渐霜。云雾江天长寂寞,何缘辨取客星光。


由石门入山道中,口占示梦旦、稚星、拔可(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文韵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

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车中望颐和园有感(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近于搴帘自炫,屏去不录,今年大病新愈,又届贱辰,率成一首,用自解嘲(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模糊度过少年场,长物惟余书满床。一病几乎收鬼录,千金偶尔得良方。

天教留眼看因果,我自无心入老庄。解道黄昏情愈适,松篁高处遍斜阳。


晨起写雪图有感因题一诗(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寒韵

十年卖画隐长安,一面时贤胆即寒。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

题画二首选一(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文韵

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半程微觉驴鞍湿,记犯山腰一阵云。


杂题(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寒韵

水榭萧萧弄薄寒,哦诗偎热碧阑干。江南江北多红叶,画与词人一路看。


题画三十首选一(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冬韵
序:余每作一画,必草一绝句于其上。二年以来,作画百余帧,而题句都不省记。强忆得三十首,拉杂录之。

蓦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不管人间方待雨,只从天半作奇峰。


过行宫(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东韵

湖西寂寞古行宫,柳外宫墙一带红。今日凉棚高百尺,兴亡不涉卖茶翁。


闽中新乐府(此诗收于王松《台阳诗话》)录二首(清·林纾)
题注:检历日〖作者注:「此恶日家之害事也。」〗

检历日,检历日,婚葬待决日家笔。欧西通国无日家,国强人富操何术。

我笑马迁传日者,史笔虽高见斯下。日家争宗鬼谷言,咸池死耗兼丧门。

又言葬地有方向,贪狼巨门兼旺相。贪狼巨门此何神,一神能管万万人。

不管生人偏管死,向人坟墓作风水。向之则吉背则凶,无乃偪仄神心胸。

西人事死道近墨,自亡迨葬廿四刻。若使人人待日家,丧堂已被巡捕逼。

葬亲我国胜欧西,必须择日真无稽。一心孝,一求福,一半欣幸一半哭。

我想此时孝子心,天人大战堪捧腹。因之追论司天台,好言休咎斯奇哉。

星流彗见皆言祸,占经论说真蠢才。立冬以后流星会,地球行入流星内。

占言星走主乱离,同治中兴却见之。彗星轨道有定处,一年各有应行度。

嘉庆之时彗竟天,何由国泰民丰年。须言人事舍天象,大家无作懵懵想。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惠迪从逆理归一,不必长年检历日(黄美娥编校)。


闽中新乐府(此诗收于王松《台阳诗话》)录二首(生髑髅)(清·林纾)

生髑髅,生髑髅,眶陷颐缩如狝猴。痰声来,嗽声续,黔到指头疲到足。

汗渍眉心泪注目,逆气辘轳转心腹。溺泄便溏沾被褥,明明有鬼加钳梏。

斗然眼见芙蓉膏,一时神妙穷秋毫。对灯抽吸才几转,意气直蹑青云高。

骤如危病脱,手足均灵活。问君乍奚啼,犹如地狱沈泥犁。

问君今奚笑,不图为乐如斯妙。烟瘾之苦说难了,纵情多半由年少。

或从夜话耽银灯,烧烟同卧谈兴增。或从春院讲酬应,到头善果菩提證。

或从醉后解宿醒,误却金刚不坏身。或从小病代方药,转教痼疾膏肓作。

凡此皆言受病始,再言收局难堪矣。富贵人居安乐窝,日斜未起如沈疴。

无论大事误军国,儿孙踵武将如何。何况寻常百姓家,那能馀身耽烟霞。

蓝缕求人人惊倒,时时注目如防盗。生路将穷死路来,手头已乏心头好。

计今惟有开烟局,烟归官卖加钳束。无奈官中重税金,祸根深陷牢人心。

寸心私祝戒烟会,救护神州休陆沈(黄美娥编校)。


十五日晨起大风,以肩舆跨山游狮子窝(清·林纾)
押阳韵

山鸟鸣时漏阳光,开门微闻草木香。僧厨啜粥趣从者,腰舆坐我犹胡床。

左旋右绕入深绿,日黯微见云飞扬。麦田下睇可万尺,沿山取径遵羊肠。

蓦然舆幔策策动,虽不颠坠仍仓皇。生平未敢据人上,即虞媢嫉生谤伤。

翠微偶尔蹑高顶,取忌风伯施权强。跨危涉险听之去,舆夫剽乃逾风樯。

阑干宛宛出林麓,榱桷一一施丹黄。沿陂杂树乱柯干,抱山飞阁成桥梁。

盛罢得息亦佳事,垂杨作态欹禅房。沧趣老人感前迹,三十年事悲衰凉。

风停茶罢雨亦止,题名涴墨污僧墙。


壬子正月十二日入都,同刘资颖及高甥稔饮于小有天三层楼上,某将军所部兵溃,纵火攻剽,火发可十二处,楼高铁栏固,益以铁扉,贼止弗攻,飞弹流空,厥声达晓,余亦几濒于险(清·林纾)

酒人闻变杯齐覆,楼下炮声过爆竹。十夫力锁铁阑干,火光已射阑干角。

闭窗灭烛覵微隙,噤声如哑奴厮伏。武冠数猛聚楼下,枪刃力与铁扉触。

再攻不克舍我去,月中移影犯邻屋。居人争效猢狲蹲,叛军直作老熊扑。

烛光暗处影塞扉,剑声锵然刃破椟。万声杂动呼开门,掠索旋过舍五六。

斗然枪止不闻声,趣行颇似鬼相逐。人人握刃手巨火,非灯非炬焰深绿。

仅半炊许火绛天,栋摧瓦覆觚棱烛。城中火聚十二屯,前后惊盼罢吾目。

对门一卒挟火入,心知祸至气为促。昊天似悯一楼人,幸非纵火但冥索。

更沉鼓寂月如水,驼卒沿街拾珠玉。得大遗小贼弗较,屑屑转为细民福。

平明楼下见行人,贼亦杂行果其腹。汝曹一夕恣捆载,吾民百室空储蓄。

大帅充耳若弗闻,拥贼作卫谬铃束。利熏心痒那即已,都门行见一路哭。


贺张百熙60寿联(清·林纾)
对联

数湘中将相,咸由武达,我公独以文章,清标卓立朝端,宜享修龄如潞国;

综天下胶庠,所有导师,一老为之领袖,贱子来从海上,居然便坐识荆州。


挽夏瑞芳联(清·林纾)
对联

生平未履兵间,何事竟遭来歙祸;身后仅余弱息,莫教更覆孔融巢。


挽高凤歧联(清·林纾)
对联

惟其爱国,作无聊感遇文章,不期抗节惊人,入阁靳君簪白笔;

纵我铭幽,亦垂老伤心稿本,既已效忠无地,埋幽听汝就青山。


挽翁同和联(清·林纾)
对联

脱权奸手,登仙佛场,嗟乎!天下几人念皇帝;始名宰相,终隐君子,惜哉!

此生无分见明公。


贺倪太夫人七十寿联(清·林纾)
对联

黄花儗节凌秋晚;谏果回甘索味长。


挽学政沈某联(清·林纾)
对联

吾师大节,得司马公一字之诚,生平兼道学儒林,余沈犹沾循吏传;

闽士私评,与宋文正千秋为偶,贱子尤感恩知己,斜阳独吊去思碑。


题冷红吟局联(清·林纾)
对联

劫外看春光,一醉怎醒怀古意;愁中结吟局,诸君倘有感时诗。


对联(清·林纾)
对联

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


对联(清·林纾)
对联

忤名初得安身法;谨户仍非避世方。


挽梁济联(清·林纾)
对联

不忍偷生,李怀麓无此勇决;居然蹈海,鲁仲连尚属空言。


挽梁济联(清·林纾)
对联

君死在我谒陵前,吾将告先皇,辇毂有人如此;清亡以身殉国去,世果秉公论,伦纪之道或存。


挽张之洞联(清·林纾)
对联

社饭语酸辛,更堪涑水新丧,倍觉伤心感元祐;太牢礼殷渥,果念曲江遗疏,绝胜遣使祭韶州。

挽张百熙联(清·林纾)
对联

以培植英贤为己任,仰酬皇帝殊知,忆扈跸西行,四扇潼关开晓日;

舍零星图史无余财,可想我公贫况,送铭旌南下,一江湘水动悲风。

七十自寿 其一(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微韵

畏庐身世出寒微,颠顿居然到古稀。多病似无生趣望,奇穷竟与饿夫几。

回头未忍思家难,傲骨原宜老布衣。今日王城成小隐,修篁影里掩柴扉。


其二(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庚韵

少年里社目狂生,被酒时时带剑行。列传常思追剧孟,天心强派作程婴。

忍寒何必因人热,超义无妨冒死争。到此一齐都忏悔,道书坐对短灯檠。


其三(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元韵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其四(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虞韵

总角知交两托孤,凄凉身正在穷途。当时一诺凭吾胆,今日双雏竟有须。

教养兼资天所命,解推不吝我非愚。人生交友缘何事?忍作炎凉小丈夫!


其五(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庚韵

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而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弥衡。

伧荒那办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其六(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其七(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尤韵

卅载倾心沧趣楼,风流宏奖世无俦。自经导诱诗源得,尽览收藏画笔遒。

艺苑共尊今六一,经筵代进我春秋。八年前附香山社,末座匆匆亦白头。


其八(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真韵

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

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


其九(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崇陵九度哭先皇,雪虐风饕梁格庄。百口人争识越分,一心我止解尊王。

世无信史谁公论,老作孤臣亦国殇。留得光宣真士气,任他地老与天荒。


其十(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烟云供养御书鲜,一道纶音落九天。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

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


其十一(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渐台未败焰恢张,竟有征书到草堂。不许杜微甘寂寞,似云谢胐善文章。

胁污阳托怜才意,却聘阴怀觅死方。彻幸未蒙投阁辱,苟全性命托穷苍。


其十二(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真韵

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移译泰西过百种,传经门左已千人。

自坚道力冥机久,不饮狂泉逐世新。坐对黄花微一笑,原来有味是能贫。


其十三(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虞韵

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

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


其十四(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先韵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其十五(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尤韵

能排元美惟熙甫,稍近昌黎只穆修。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


段上将屏从见枉即席赋呈(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乍闻亟相徵从事,果见元戎莅草堂。九诣谁讥刘尹薄,一家未为武安忙。

到门鉴我心如水,谋国怜君鬓渐霜。云雾江天长寂寞,何缘辨取客星光。


由石门入山道中,口占示梦旦、稚星、拔可(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文韵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

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车中望颐和园有感(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近于搴帘自炫,屏去不录,今年大病新愈,又届贱辰,率成一首,用自解嘲(清·林纾)
七言律诗押阳韵

模糊度过少年场,长物惟余书满床。一病几乎收鬼录,千金偶尔得良方。

天教留眼看因果,我自无心入老庄。解道黄昏情愈适,松篁高处遍斜阳。


晨起写雪图有感因题一诗(清·林纾)
七言绝句押寒韵

十年卖画隐长安,一面时贤胆即寒。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

林纾(1852-1924) 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举人,主京师大学堂讲习,入民国任教北京大学。有《畏庐诗存》,并译西洋小说170余部。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