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82—1755
清浙江钱塘人,字中林,号东壁。康熙五十三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出为兴化通判。乾隆初与修《三礼》,在馆十年,详审同异,多所订正。有《仪礼章句》、《三礼疑义》、《东壁书庄集》等。
全台诗
吴廷华(?~?),字中林,号东壁,浙江钱塘人。清康熙年间(1662~1723)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福建海防同治,尝奉檄查台湾仓库,并协同诸罗县平乱。著有《三体疑义》、《曲台小录》、《东壁书庄集》。(廖振富撰)
清诗别裁集
字中林,浙江仁和人。康熙甲午举人,官福建海防同知。著有《东壁诗钞》。○东壁穿穴经学,尤究心《三礼》,所为诗征引典实,虽风雅不足,不碍为方家也。
渡台湾 其一(清·吴廷华)
五言律诗押尤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君问台湾路,沧溟地欲浮。十更约千里,八宇只孤舟。
旁瞷金门岛,横冲黑水沟。相传旧疆域,隋号小琉球。
其二(清·吴廷华)
五言律诗押东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出海知前路,指南还向东。真乘万里浪,怕趁十分风。
鸟雀渺无影,鱼龙自有宫。年来颂清宴,飞渡见神功。
社寮杂诗 其一(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五十年来渤海滨,生番渐作熟番人。裸形跣足鬅鬙发,传是童男童女身。
其二(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歌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陇人短发剪来多,不用高盘髻一緺。海上原邻东印度,居然退院老头陀。
其三(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删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其四(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麻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搜罗采色次浮誇,点缀都凭草木华。天为痴顽偏爱护,一年无日不开花。
其五(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虞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幅布聊遮尺寸肤,凌寒原未见号呼。如何榾柮煨偏惯,相对南薰尚拥炉。
其六(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冬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如飞步履敢从容,鲤跃猱升去绝踪。笑数平生轻捷处,超腾九十九尖峰。
其七(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刻期插羽走猫邻,雨夜风晨往返频。一道官文书到处,沿途响彻卓机轮。
其八(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春郊漠漠水汤汤,莫问当时射鹿场。牵得骏厖朝出草,先开火路内山旁。
其九(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麻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倒单生咬各纷拿,鲜炙馀烹腊作豝。功令只今禁承饷,省教计腿付头家。
其十(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歌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才过谷雨觅猫螺,嫩绿旗枪映翠萝。独惜未经娴茗战,春风辜负采茶歌。
其十一(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东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早起樵苏邃谷东,佳材一概付薪翁。知音怕惹中郎赏,不剩荒厨焦尾桐。
其十二(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虞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霞篮漆笼满蜗庐,家计休嫌长物无。还似老僧新驻锡,累累东壁大葫芦。
其十三(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嘉礼初成笑语阗,车蚝鹿脯满长筵。原知有赚期生女,果是新增打喇连。
其十四(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绣褓文衣制未便,生儿随母浴清泉。十年新学唐人俗,五色丝穿长命钱。
其十五(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琴瑟更张意已乖,萧郎歧路为谁排。回头断齿追欢日,尚剩亲磨鹿角钗。
其十六(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底六朝来待客忙,抱瓜献韭总寻常。殷勤含米供新酿,一盏盈盈白玉浆。
其十七(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抟饭何须匕箸尝,茹毛饮血俗相当。从来不设烹鱼釜,带甲生咀鲜蛎黄。
其十八(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侵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出浴前溪笑解襟,落潮水浅上潮深。临流洗得沉痾去,大药曾投观世音。
社寮杂诗 其十九(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灰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墘窦门边淡水隈,溪流如箭浪如雷。魁藤一线风摇曳,飞渡何须蟒甲来。
其二十(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尤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金饰脂涂旧髑髅,争相雄长在操矛。而今渐晓秋曹法,不挂人头挂兽头。
社寮杂诗二十首外五首 其一(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十万官粮三百囷,慎防侵耗及红陈。岛民倘隶司徒职,合署仓人及廪人。
其二(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临流架竹作浮田,犁雨锄云事事便。万顷沧溟倘移试,蜃楼藏尽农年。
其三(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秦赘何从问肯堂,闺中瓜瓞蔓偏长。诸姑伯姊家人聚,不见男行见女行。
其四(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一拳浮屿涌青苍,砥柱中流廿里长。添个琼楼并玉宇,蓬莱端在水中央。
其五(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灰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军声到处疾如雷,石峡重重一旦开。铁骑横通三港路,将军真个自天来。
沈孝子行(清·吴廷华)
题注:自注:为艮思观察子庠生敩憼作。
我友有子称小凤,少岁六经熟磨砻。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
孝子陈情救乃翁,乃翁得旨还天中。昨岁母殡值邻火,扑灭不觉麻衣红。
麻衣红,不可褫,宁死肯任母殡毁。头焦额烂肤不完,殡宫获全孝子死。
孝子曾补《两笙》诗,《南陔》《白华》有新词。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我闻客位之殡涂且肂,攒至西序预火备。此礼废坠千百年,致令孝子蹈炎炽。
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登危临深古所戒,成仁取义非过情。
读书要在持大节,至行煌煌如火烈。旌庐令典金石光,精神不逐劫灰灭。
题杜文贞公小像(清·吴廷华)
长乐坡前白讥甫,太瘦生缘作诗苦。我闻斯言不谓然,是亦群儿谤伤语。
三人各瘦公有云,诸弟岂尽能诗人。《唐书·文苑传》可考,丧乱饥饿丛公身。
自公莅官天宝季,渔阳鼓瞽势何炽!陷贼归来惊所亲,老瘦当知从此始。
乾坤疮痍劳至尊,苍茫家室空柴门。三年奔走益潦倒,一身皮骨嗟空存。
我读公诗见大略,浩气纵横非束缚。况闻下笔如有神,豪吟安得身如削。
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闻说李侯亦憔悴,千首敏捷终何如。
渡台湾 其一(清·吴廷华)
五言律诗押尤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君问台湾路,沧溟地欲浮。十更约千里,八宇只孤舟。
旁瞷金门岛,横冲黑水沟。相传旧疆域,隋号小琉球。
其二(清·吴廷华)
五言律诗押东韵
题注: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出海知前路,指南还向东。真乘万里浪,怕趁十分风。
鸟雀渺无影,鱼龙自有宫。年来颂清宴,飞渡见神功。
社寮杂诗 其一(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五十年来渤海滨,生番渐作熟番人。裸形跣足鬅鬙发,传是童男童女身。
其二(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歌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陇人短发剪来多,不用高盘髻一緺。海上原邻东印度,居然退院老头陀。
其三(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删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其四(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麻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搜罗采色次浮誇,点缀都凭草木华。天为痴顽偏爱护,一年无日不开花。
其五(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虞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幅布聊遮尺寸肤,凌寒原未见号呼。如何榾柮煨偏惯,相对南薰尚拥炉。
其六(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冬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如飞步履敢从容,鲤跃猱升去绝踪。笑数平生轻捷处,超腾九十九尖峰。
其七(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刻期插羽走猫邻,雨夜风晨往返频。一道官文书到处,沿途响彻卓机轮。
其八(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春郊漠漠水汤汤,莫问当时射鹿场。牵得骏厖朝出草,先开火路内山旁。
其九(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麻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倒单生咬各纷拿,鲜炙馀烹腊作豝。功令只今禁承饷,省教计腿付头家。
其十(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歌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才过谷雨觅猫螺,嫩绿旗枪映翠萝。独惜未经娴茗战,春风辜负采茶歌。
其十一(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东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早起樵苏邃谷东,佳材一概付薪翁。知音怕惹中郎赏,不剩荒厨焦尾桐。
其十二(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虞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霞篮漆笼满蜗庐,家计休嫌长物无。还似老僧新驻锡,累累东壁大葫芦。
其十三(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嘉礼初成笑语阗,车蚝鹿脯满长筵。原知有赚期生女,果是新增打喇连。
其十四(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绣褓文衣制未便,生儿随母浴清泉。十年新学唐人俗,五色丝穿长命钱。
其十五(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琴瑟更张意已乖,萧郎歧路为谁排。回头断齿追欢日,尚剩亲磨鹿角钗。
其十六(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底六朝来待客忙,抱瓜献韭总寻常。殷勤含米供新酿,一盏盈盈白玉浆。
其十七(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抟饭何须匕箸尝,茹毛饮血俗相当。从来不设烹鱼釜,带甲生咀鲜蛎黄。
其十八(清·吴廷华)
七言绝句押侵韵
题注:此组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出浴前溪笑解襟,落潮水浅上潮深。临流洗得沉痾去,大药曾投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