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清·江日升·诗词作品

全台诗

江日升(?~?),本名林敬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解元,父林兆麟。然而作者在《台湾外记》卷一中却云自己父亲名字是「江美鳌」,曾随明将郑彩在长江护卫南明弘光帝,康熙十六年(1677)降清,其后往广东连平州任职。今据《广东通志》卷五十九职官所载,并无「江美鳌」,却有「林兆麟」任职连平州督标中营副将。因而陈大道以为林兆麟在明郑旗下抗清时,改名为「江美鳌」,降清后恢复本名,而作者自幼随父亲姓「江」,纵使日后父亲恢复「林」姓,但他惯用「江日升」名字,以此姓名写作,参加科举。然则据方豪的考證,认为江日升原姓林,字敬夫,林兆麟是他的生父,惠安前型人;而江美鳌是其寄父或后父,同安高浦所人,因姓江,遂改名日升,字东旭。在此二说并列以为参考。江氏著有《台湾外记》,以明末清初郑氏四代五主的历史发展为核心,起自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郑克塽降附清朝,凡六十三间事,依年编次,并于文字叙述中不时利用附注、附记、按语的方式补充说明。江日升在其自序云:「闽人说闽事,以应纂修国史者采择焉」、「就其始末,广搜辑成」,说明他想替历史留下记录,作为修史者参考资料的写作动机。书中或由作者耳闻目睹,或多方徵考文献,可说是记载晚明郑氏家族最详细的作品。《台湾外记》的版本甚多,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台湾文献丛刊」版的《台湾外记》十卷,是方豪根据七种版本合校而来。此处所据为吴晓玲藏求无不获斋原刊影印,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参考周明初〈前言〉(《台湾外记》,上海古籍出版)。〗,今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小说集成》中第四一六~四一七册。(余美玲撰)

清·江日升·诗词作品
甲子1744仲冬至台湾诗(清·江日升)
七言律诗押庚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霸气已消王气兴,荒夷图入版图名。升沉有数干戈息,礼乐无私教化行。

月冷雄魂应坠泪,史香吊鬼岂虚声。看来世事皆前定,白日寒云不胜情。


舟次澎湖偶成一律(清·江日升)
七言律诗押删韵
题注: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录》题作〈桴海过台湾舟次澎湖〉。

烟霞荡漾渔人处,已作霸图保障关。退守聚成雄海国,进窥衅隙动华山。

百千万士咸空壮,三十六峰险亦闲。南顾将军诚有赖,德流教化迨荒蛮。


评何斌遣郭平打探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青韵
题注:以下诗作收于《台湾外记》。

非关沧海变,多是地脉灵。若不假诸辈,何由入典型。


评郑成功攻台(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舟速因风便,好如箭脱弦。于今又有水,凡事在皇天。


评郑成功率攻赤崁城(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寒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从来在将德,恃险终然宽。曲折百般计,今朝始见难。


评郑成功寓兵于农之法(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创业农为本,安军食必先。讲求相寓意,海外有新田。


评郑成功寓兵于农(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庚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征诛当有兵,安韩可无耕。筹画寓农计,开疆千古名。


评何斌献地图予郑成功(清·江日升)
五言绝句押支韵
题注: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谁料为将尽,翻然一著奇。深藏出意外,昼夜使人疑。


赞宁靖王朱术桂与五妃殉节二绝 其一(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真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天地乾坤无可寄,飘然海国全其身。于今天命诚如此,不负朱家一伟人。


其二(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支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四海飘蓬何处栖,厦倾一木总难支。愿留数茎白头发,归见高皇喜有儿。


吊监国夫人诗四绝 其一(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
题注: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欲问天高天不知,千声血泪暗中垂。人间无意心灰甚,明月当空照冷闺。


其二(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一盏明灯一帖明,傍缠灯影复相连。三朝茶饭尽人事,七尺梁间订后缘。


其三(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虽然日月有时缺,难算今朝意外愆。自计此身无顿处,甘从地下结良缘。


其四(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庚韵
题注: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纵有百年亦是死,何如七尺完吾生。此生了却人间愿,南郭楼台北郭茔。


评台湾收入版图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清·江日升)
七言绝句押阳韵
题注: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新辟天南海外方,人民安堵不须忙。雨顺风调升平福,一统山河帝祚长。


咏沈瑞夫人不从父母归宁命(清·江日升)
题注: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南北姻缘岂偶成,死生今日别离情。不从父母归宁赋,愿赋终天一路行。

守一曾闻保母言,不因生死离侯门。黄泉旅次暂相彼,公案共完礼至尊。


评厦门之役(清·江日升)
押先韵
题注: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莫讶人民遭难,岂知神佛依然。失意必定如是,地理故致播迁。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