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清·阮蔡文·诗词作品

全台诗

阮蔡文(1666~1715),字子章,号鹤石,福建漳浦人。幼年随其父迁徙江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兼通吴、越、闽、广方言,对于经世致用之学颇为用心。康熙五十一年(1712)招降海贼陈尚义有功,蒙清圣祖召见,问以沿海事宜,所答清晰,叙功获授云南陆凉知州,未行,而大学士李光地奏称其有谋略,遂改授福建厦门水师中营参将。因为厦门距其家仅百馀里,所以对于该地大小利弊无不详知,任内务除盗贼,化解外国通商市舶与当地人民之冲突而为人所称颂。康熙五十四年(1715)调台湾北路营参将,当时南崁、淡水一带,穷年阴雾,鲜少晴朗,产硫黄,毒气薰蒸,曾是明郑时代流放罪人之所,康熙四十九年(1710)方设兵防,但生还者往往不及三分之一,历来巡哨未至,阮蔡文决计前往巡视。途中,吟诗书感,又详记当地山川、风候、土俗,并撰文吊祭戍亡将士,招抚原住民,百姓感悦,不幸竟中瘴气,归来成疾,在改任福州城守副将,前往京城述职途中,病情加剧而亡,得年五十。〖参考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台银本。陈培桂《淡水厅志》〈列传〉,成文出版社。〗阮氏操守廉洁,读书不倦,为文不假思索,可惜一生志在经济事业,所以著述无多。(黄美娥撰)

清·阮蔡文·诗词作品
虎尾溪(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周玺《彰化县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东螺虎尾之分派,北流西折而联界。去年虎尾宽,今年虎尾隘。

去年东螺乾,今年东螺浍。大宗盛时支子依,支子若强大宗坏。

馀流附入阿拔泉,虎尾之名犹相沿。阿拔之源阿里山,虎尾之源水沙连。

譬如兄弟阋墙变,却于异性共周旋。水有源头木有本,不信但看棠棣篇(黄美娥编校)。


后垄港(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双溪奔流西入海,海势吞溪溪气馁。银涛翻逐绿波回,遂使溪流忽然改。

番丁日暮候潮归,竹箭穿鱼二尺肥。少妇家中藏美酒,共夫倒酌夜炉围。

得鱼胜得獐与鹿,遭遭送去头家屋(黄美娥编校)。


淡水(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淡水北尽头,番居之所纪。远者旬日期,近者一望止。

内地闽安洋,扬帆日暮抵。全台重北门,锁钥非他比。

闻昔王师来,负固犹未已。惧发阴平师,先截长江水。

降旗出石头,铁锁亦奚裨。空亡五镇兵,鬼队阴风里。

大遁八里坌,两山自对峙。中有干豆门,双港南北汇。

北港内北投,磺气喷天起。泉流势胜汤,鱼虾触之死。

浪泵麻小翁,平豁略可喜。沿溪一水清,风被成文绮。

溪石亦恣奇,高下参差倚。踰岭渡鸡笼,蟒甲风潮驶。

周围十馀里,其番称姣美。风俗喜淳良,鱼盐资互市。

南顾蛤仔难,北顾金包里⑦。突入红毛城,顾似东流砥。

南港武朥湾⑧,科藤通草侈。摆接⑨发源初,湜湜水之沚。

隔岭南龟崙⑩,南嵌⑾收臂指。鸡柔⑿大遁阴,金包傍山矶。

跳石以为梁,潮退急如矢。山鹿虽无多,海菜色何紫。

又有小鸡笼,依附在密迩。凡此淡水番,植惟狗尾黍。

山芋时佐之,原不需大米。近日流亡⒀多,云欲事耘耔。

苟其愿躬耕,何处无桑梓。窜身幽谷中,毋乃非常理。

大社虽八名,小社更累累。各以近相依,淮泗小侯拟。

通事作头家,土官听役⒁使。通事老而懦,诸番雄跅弛。

何以尽倾心,圣朝声教底。我行至此疆,俯伏而长跪。

羊酒还其家,官自糗粮峙。殷勤问土风,岂敢厌俚鄙(黄美娥编校)。


大甲妇(清·阮蔡文)
押麌韵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风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风俗〉、周玺《彰化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沈茂荫《苗栗县志》〈文艺〉、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王建竹《台中诗乘》。

大甲妇,一何苦。为夫馌饷为夫锄,为夫日日绩麻缕。

绩缕须净亦须长,撚匀合线紧双股。斲木虚中三尺围,凿开一道两头堵。

轻圆漫捲不支机,一任玄黄杂成组。间彩颇似虹霓生,绽花疑落仙姬舞。

吾闻利用前民有圣人,一器一名皆上古。况兹抒轴事机丝,制度周详供黻黼。

土番蠢尔本无知,制器伊谁远近取。日计苦无多,月计有馀缕。

但得稍閒馀,轧轧事伛偻。番丁横肩胜绮罗,番妇周身短布裋。

大甲妇,一何苦(黄美娥编校)。


后垄(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去县日以远,风俗日以变。顾此后垄番,北至中港限。

音语止一方,他处不能辨。头发顶上垂,当额前后剪。

发厚压光头,其形类覆碗。亦有一二人,公然戴高冕。

黑丝及红绒,缠之百千转。大有古人风,所惜双足跣。

男女八九岁,牙前两齿刬。长大手自牵,另居无拘管。

父固免肯堂,翁亦无甥馆。是处两三间,村庄何萧散。

高廪置平原,黍稷有馀挽。所虑湿气蒸,驾木如连栈。

巨匏老而坚,行汲络藤瓣。溪水涨连旬,利涉身焉绾。

丰年百礼偕,疾病颠危罕。饮酒即高歌,其乐何衎衎(黄美娥编校)。


大甲溪(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周玺《彰化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沈茂荫《苗栗县志》〈文艺〉、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王建竹《台中诗乘》。

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夏秋之间势益狂,瀰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黄美娥编校)。


吞霄道中(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

来时北渡正三更,归日微明复到此。过港应须及退潮,稍缓须臾徒延企。

以兹来往不成眠,鸡鸣夜半行装起。平时拥被五更寒,今夜匆匆胡乃尔。

风捲涛飞天雨急,从人尽是征衣湿(黄美娥编校)。


竹堑(清·阮蔡文)
题注: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风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风俗〉、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黄美娥编校)。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