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清·丁日昌·诗词作品

生卒:1823—1882
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自廪贡生捐教谕。咸丰初年,任江西万安知县,旋入曾国藩幕府。同治初年助曾国藩、李鸿章筹办机器局,任苏松太道办理洋务兼任江南制造总局总办。光绪初年官至福建巡抚,主持福州船政局,旋兼理总理衙门大臣。抚闽时福州大水,济灾民数十万;又按乌石山教案,据理令徙教堂城外。好藏书,精校勘。有《持静斋书目》、《抚吴公牍》。

全台诗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别字雨生,一作禹生,又作禹笙。广东丰顺人。咸丰初,太平军入闽越,以廪贡生出办乡团,因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同治初,李鸿章调主上海机器局。历任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巡抚。同治七年(1868)建议设立轮船水师,将沿海分为北洋(天津)、中洋(吴淞口)、南洋三个军区,其中南洋军区即以台湾为基地。同治十三年(1874),被起用为船政大臣,后担任福建巡抚。任中提出多项铁路、电线等现代化建设计画,可惜后来因经费不足而未能实行。担任福建巡抚时,曾驻台五个月(1876年底~1877),在台期间,整饬吏治,绥抚生番,并鼓励内地居民来台开垦。在北部试行茶业栽种,鼓励开采煤铁及石油,完成台湾府城到安平与旗后间的电线,为台湾最早的自有电线;又筹画建筑安平到打狗(今台南到高雄)的铁路。曾豁免十馀种苛捐杂税,对台湾贡献颇大。生平雅好藏书,多得宋元旧本,编有《持静斋书目》、《持静斋藏书纪要》。又擅词章之学,著有《百兰山馆诗》、《抚吴公牍》、《牧令书纪要》、《百将图传》等。丁日昌在台诗作仅一题二首,录于《恒春县志》及《百兰山馆古今体诗》。(施懿琳撰)

清·丁日昌·诗词作品
有感(清·丁日昌)
七言律诗押咸韵

一弓小辟读书岩,蔓草疏茅手自芟。敢诩史长才学识,难尝世味苦酸咸。

此时说梦终无益,他日知谁果不凡。惟有旧巢双燕子,依依向我尚呢喃。


留隍道中(清·丁日昌)
七言律诗押齐韵

肩舆远出画桥西,密密人家傍柳堤。一路山光迎客笑,半林鸠鸟背人啼。

园蔬破甲香犹湿,野笋添丁绿未齐。自笑劳劳缘底事,浮生镇日寄轮蹄。


途中杂咏(清·丁日昌)
七言律诗押灰韵

尽日肩舆踏翠苔,瘦牛猴岽各崔嵬。奇峰乱插愁天破,飞瀑奔流恐石开。

村酒不妨留客醉,高云难得出山来。岭梅曾识诚斋面,冷落人间不受埃。


东巡台湾恒春(清·丁日昌)
七言律诗押尤韵

东瀛已是天将尽,况到东瀛最尽头。海水自来还自去,罡风时发复时收。

徙薪曲突知谁共,衔石移山且自谋。饱听怒涛三百里,何人赤手掣蛟虬!


挽曾国藩联(清·丁日昌)
对联

苫块剩馀生,九原无伴应招我;斗山今失望,四海何人不哭公?


江苏抚署联(清·丁日昌)
对联

官须守正做来,苟事事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欲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挽陈升三联(清·丁日昌)
对联

撒手竟何之,念半生诗酒误人,再世忽留才子气;

一官今已矣,剩八口妻拿累我,重泉忍负旧交心。


絜园正厅联(清·丁日昌)
对联

居然钓水采山,暂借此为消遣处;想到桑田沧海,几多人作感怀诗。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