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216—1274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元诗选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更名秉忠。诏以翰林侍讲学士窦默女妻之,赐第奉先坊。十一年秋八月,端坐而逝。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仁宗时,追封常山王。仲晦自幼好学,至老不衰。既贵,斋居蔬食澹然不异平昔。书得鲁公笔法,行草独师二王。天文、卜筮、算数,皆有成书。自号藏春散人,有集十卷,学士阎复序之,谓当云霾草昧之世,赞成文明。至于裁云镂月之章,白雪阳春之曲,在公乃为馀事。史称其诗萧散閒澹,类其为人。盖以佐命元臣,寄情吟咏,其风致殊可想也。
尝云芝茶(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阳韵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江边晚望(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岭北道中(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覃韵
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
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
九日满坦山(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凌云气节鬓惊秋,书剑荒寒事远游。万里岚光乘马背,一川红叶上鳌头。
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谁把茱萸念行役?凭高拭目望神州。
江上寄别(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青韵
军中无酒慰飘零,辜负沙头双玉瓶。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
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
江边梅树(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江边缭绕惜芳丛,绝笔天真在眼中。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明日行经山下路,几回特地驻青骢。
过玲珑山(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世外徒闻说洞天,桃源迷路再无缘。摩青磈磊谁能凿?绣白玲珑自可穿。
别有一壶藏日月,正看万窍吐云烟。劳生得遇崆峒客,炼诀还丹问隐仙。
黄河(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万仞昆崙顶上头,颓然委下林丘。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
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匀一线穿沧海,直接银河浸斗牛。
春日效宫体(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灰韵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
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六宫帘捲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寄友人(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悠悠离阔感中年,我辈情钟岂不然。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
劝友人酒(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西风落叶共萧飕,百感中来不自由。豪客空携铁如意,舞嬛徒费锦缠头。
曳过雨脚云归岫,涌出山头月满楼。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
客兴(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宋义甫弹秋风(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寒韵
穹庐悄悄夜漫漫,午醉醒来坐席寒。富贵有媒皆豹变,功名无分独璃蟠。
子陵实愧三公爵,靖节非轻一县官。高捲毡帘对明月,秋风一曲入琴弹。
宿中山乾明寺(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麻韵
客散关门厌事哗,炉香满屋卧烟霞。人辞故里凡三载,僧到伽蓝自一家。
梦破小窗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天明又上滹阳道,鸳水归程渐有涯。
过居庸关(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车箱来往若流泉,绝壁巉嵓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
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无知险似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秋日途中(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
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
晚游(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山水清佳自在游,利名莫莫复休休。瘦筇此日真忘世,长笛何人效倚楼?
鸦落点成千树墨,雁飞横绝一天秋。归来小院松梢上,新月低斜玉一钩。
楼上(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支韵
睡起重持金曲卮,要凭芳酒缓离思。醉魂屡作还山梦,吟兴多因寄友诗。
千里波光风定后,一楼山色雨晴时。碧云望断佳人远,投树栖鸦已满枝。
睡起(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庚韵
连岁驱驰万里程,碧台歌舞笑争名。山中猿鹤丹心在,塞上风烟白发生。
对客倦谈当世事,向人难悉未归情。雪花乱打西窗急,总似芭蕉夜雨声。
寄张平章仲一(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文韵
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秋气著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
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钟声枕上闻。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
过天井关 其一(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删韵
云冷风高天井关,太行岭上看河湾。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
王霸分争图未捲,英雄鏖战血犹殷。华阳春草年年绿,汗马南来不放闲。
其二(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庚韵
树锁苍烟白鸟鸣,春风花满凤凰城。无才难料人间事,有酒何求纸上名。
分别是非谁得正?摩挲今古自宜平。闲愁枉压眉头重,且放襟怀伴曲生。
其三(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真韵
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馀酒也狂人。
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白昼锦衣多睥睨,一廛何处不安贫。
其四(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青韵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其五(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真韵
东君号令忽传新,一点阳和处处匀。白玉花残梅过腊,黄金条嫩柳回春。
雁离湘浦独淹客,莺啭皇州已可人。睡杀海棠吹不醒,风前桃李看精神。
过界墙(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阳韵
地老天荒雪亦苍,车声轧轧转羊肠。短衣蓬鬓沙陀路,一岁三番过界墙。
三月(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东韵
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一(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灰韵
雨过幽庭长绿苔,东风时为扫尘埃。无人曾见春来处,门外桃花只自开。
其二(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阳韵
山叠崔嵬水渺茫,故人万里未相忘。飘零更惜天边雁,独驾秋风不入行。
其三(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孤城寒角噎南楼,黄叶关山过雁秋。忆起滹沱相别处,一窗风雨梦西州。
其四(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东韵
堂上笙歌醉耳红,牡丹香散一帘风。谢家鹦鹉金笼里,笑杀池边绿继翁。
留燕(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豪韵
衔泥旧燕垒新巢,来往如辞曲折劳。蜗舍虽微足容尔,画梁争得几多高。
读遗山诗四首 其一(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剑气从教犯斗牛,百川横放海难收。九天直上无凝滞,更看银河一派流。
其二(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灰韵
北里笙歌劝酒杯,南邻门巷冷如灰。秋风万里方摇落,叫杀孤鸿春不回。
其三(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
其四(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庚韵
云霞闪灿动霓旌,轰磕征鼙震地声。千里折冲归指画,将坛孙子独论兵。
暮春(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庚韵
百花眼底乱飘零,绿满池塘草又生。绝色海棠春也妒,况他风雨本无情。
春晓(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支韵
海棠微露湿胭脂,杨柳轻风弄碧丝。一片春光都是恨,佳人睡起倚楼时。
新开牡丹(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寒韵
四月新来三月还,一春光景镜中看。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
雨过登楼(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冬韵
锦里春光晓望中,雨馀花润草蒙茸。青山尚在浮烟里,楼上分明见几峰。
宫中曲(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灰韵
帘捲东风户半开,閒庭烟锁绿纹苔。海棠花上黄昏月,曾照金鸾几度来。
驼车行(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庚韵
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原鼓笛声。
小溪(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小溪流水碧如油,终日忘机羡白鸥。两岸桃花春色里,可能容个钓鱼舟。
晴望(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齐韵
楼头凝眺倚晴晖,山势长看水附堤。燕子双双衔不遍,凤凰城里落花泥。
溪上(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庚韵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清明后一日过怀来(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灰韵
居庸春色限燕台,山杏凝寒花未开。驿马萧萧云日晚,一川风雨过怀来。
閒书(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千里家山入寸眸,碧天无际月横钩。书成得得秋风夜,一线微鸿独倚楼。
春深(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阳韵
新染蔷薇一扑黄,梨花乱舞白霓裳。凭谁收拾春风去,催发酴醾满架香。
城西游(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齐韵
昨朝信马凤城西,鞭约垂杨过小堤。春色满园花胜锦,黄鹂只拣好枝啼。
征西回(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尤韵
春回三月过西州,芳草青青不断头。多少冻溪凝住水,尽随归客向东流。
远别离(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支韵
霜落江寒鸣雁稀,倚楼人定怨归迟。笛声唤起山头月,飞上青天照别离。
客馆(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庚韵
客馆萧条动客情,飞萤个个傍窗明。楼头鼓角风吹断,漏下银壶第一声。
春始来(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阳韵
三月南州草木长,落花飞絮满池塘。东君也惜天涯客,尽放春光过界墙。
焚胜梅香(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江韵
春风吹灭小檠釭,梦断炉香结翠幢。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亭帐(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冬韵
草色如波照碧空,新开一朵玉芙蓉。雄风吹断襄王梦,高捲巫山十二峰。
东胜道中(元·刘秉忠)
七言绝句押歌韵
天荒地老物消磨,赢得诗人感慨多。两鬓黄尘秋色里,又投东胜过黄河。
卜算子(元·刘秉忠)
晓角才初弄。惊觉幽人梦。珠压花梢的的圆,春露昨宵重。
小鼎香浮动。闲把新诗诵。坐客同尝碧月团,擘破双飞凤。
乾荷叶(元·刘秉忠)
乾荷叶,映枯蒲。柄折难擎露。藕丝芜。倩风扶。待擎无力不成珠。
难盖宿、滩头鹭。
三奠子(元·刘秉忠)
押麻韵
念我行藏有命,烟水无涯。嗟去雁,羡归鸦。半生形累影,一事鬓生华。
东山客,西蜀道,且还家。壶中日月,洞里烟霞。春不老,景长嘉。
功名眉上锁,富贵眼前花。三杯酒,一觉睡,一瓯茶。
小重山(元·刘秉忠)
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啅噪、雨初晴。西风鸿雁落沙汀。
归舟远,渔笛两三声。
烟草逐人行。前山青未了、后山横。山川人物斗峥嵘。
黄尘路,鞍马笑平生。
小重山(元·刘秉忠)
云去风来雨乍晴。断烟分远树、夕阳明。夕阳无处雁斜横。
山重叠,山外更入行。
千古短长亭。别离浑是苦、柰西征。欲凭双鲤寄幽情。
东流水,几日到襄城。
小重山(元·刘秉忠)
漠北云南路九千。旧年鞍马上、又新年。玉梅寂寞老江边。
东风软,杨柳得春先。
斜月照吟鞭。可人难似月、缺还圆。桃花流水杏花天。
欢娱地,谁斗酒尊前。
小重山(元·刘秉忠)
诗酒休惊误一生。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枝头乌鹊梦频惊。
西州月,夜夜照人明。
枕上数寒更。西风残漏滴、两三声。客中新感故园情。
音书断,天晓雁孤鸣。
小重山(元·刘秉忠)
晓起清愁酒盎空。清愁缘底事、别离中。登临无地与君同。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尽海棠红。蔷薇新破萼、露华浓。牡丹芳信一帘风。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干荷叶(元·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太常引(元·刘秉忠)
长安三唱晓鸡声。谁不被,利名惊。搅镜照星星。都老却、当年后生。
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休望濯尘缨。几时得、沧浪水清。
太常引(元·刘秉忠)
衲衣藤杖是吾缘。好归去,旧林泉。富贵任争先。总不较、诸公著鞭。
雁飞汾水,鹤归华表,人事又千年。沧海变桑田。谁知有、壶中洞天。
太常引(元·刘秉忠)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风雨不须归。管甚做、人间是非。
两肩云衲,一枝筇杖,尽日可忘机。之子欲何为。归去来、山猿怪迟。
太常引(元·刘秉忠)
青山憔悴锁寒云。站路上,最伤神。破帽鬓沾尘。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无地觅松筠。看青草、红芳斗春。
太常引 武候(元·刘秉忠)
至人视有一如无。见义处,便相扶。三顾出茅庐。莫不是、先生有图。
拯危当世,觉民斯道,佩玉已心枯。遗恨失吞吴。真个是、男儿丈夫。
太常引 鲁仲连(元·刘秉忠)
当时六国怯强秦。使群策,日纷纷。谈笑却三军。算自古、谁如此君。
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贵若浮云。本是个、江湖散人。
忆秦娥(元·刘秉忠)
杯休侧。为君送别城南陌。城南陌。茸茸芳草,万家春色。
阳关一曲愁肠结。吟鞭斜袅黄昏月。黄昏月。长安古道,洛阳游客。
忆秦娥(元·刘秉忠)
调羹手。残枝莫折离亭柳。离亭柳。年年春尽,为谁消瘦。
海棠过雨愁红皱。行人驻马空搔首。空搔首。秦楼花月,凤城歌酒。
忆秦娥(元·刘秉忠)
斜阳暮。西风落叶关山路。关山路。归鸿巢燕,笑人来去。
我歌一曲君听取。人生聚散如今古。如今古。湘江秋水,渭川春树。
木兰花慢(元·刘秉忠)
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白首王家年少,梦魂正绕扬州。
凤城歌舞酒家楼。肯管世闲愁。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
木兰花慢(元·刘秉忠)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
紫垣星月隔尘埃。千载拆中台。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
木兰花慢(元·刘秉忠)
到闲人闲处,更何必,问穷通。但遣兴哦诗,洗心观易,散步携筇。
浮云不堪攀慕,看长空、淡淡没孤鸿。今古渔樵话里,江山水墨图中。
千年事业一朝空。春梦晓闻钟。得史笔标名,云台画像,多少成功。
归来富春山下,笑狂奴、何事傲三公。尘事休随夜雨,扁舟好待秋风。
木兰花慢 混一后赋(元·刘秉忠)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
东风吹遍原野,但无言、红绿自纷纷。花月流连醉客,江山憔悴醒人。
龙蛇一屈一还伸。未信丧斯文。复上古淳风,先王大典,不贵经纶。
天君几时挥手,倒银河、直下洗嚣尘。鼓舞五华鸑鷟,讴歌一角麒麟。
风流子(元·刘秉忠)
押尤韵
书帙省淹留,人间事,一笑不须愁。红日半窗,梦随蝴蝶,碧云千里,归骤骅骝。
酒杯里、功名浑琐琐,今古两悠悠。汉代典刑,萧曹画一,晋朝人物,王谢风流。
冠盖照神州。春风弄丝竹,胜处追游。诗兴笔摇牙管,字字银钩。
遇美景良辰,寻芳上苑,赏心乐事,取醉南楼。好在五湖烟浪,谁识归舟。
永遇乐(元·刘秉忠)
山谷家风,萧闲情味,只君能识。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此乐谁消得。
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
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云散碧空幽寂。北海洪尊,南山佳气,清赏今犹昔。
一天明月,几行征鹰,楼上有人横笛。想醉中、八表神游,不劳凤翼。
玉楼春(元·刘秉忠)
闲云不肯狂驰骋。向晚自来栖峰顶。野人无事也关门,一炷古香焚小鼎。
惊鸟有恨无人省。飞去飞来明月影。夜阑万籁寂中闻,破牖透风微觉冷。
玉楼春(元·刘秉忠)
翠微掩映农家住。水满玉溪花满树。青山随我入门来,黄鸟背人穿竹去。
烟霞隔断红尘路。试问功名知此趣。一壶春酒醉春风,便是太平无事处。
好事近(元·刘秉忠)
酒醒梦回时,小鼎串烟初灭。留得瘦梅疏竹,弄窗间素月。
起来幽绪转清幽,幽处更难说。一曲竹枝歌罢,满襟怀冰雪。
好事近(元·刘秉忠)
桃李尽飘零,风雨更休怀恶。细把牡丹遮护,怕因循吹落。
平芜望断更青山,楼外数峰削。野鸟不知归处,把行云随着。
江月晃重山(元·刘秉忠)
红雨斜斜作阵,绿云碎碎成堆。武陵溪口几人迷。
桃花水,流入不流回。
夏日董风殿阁,秋宵宝月楼台。仙凡境界隔尘埃。
青鸾客,归去又归来。
江月晃重山(元·刘秉忠)
杜宇声中去住,蜗牛角上输赢。金瓯名字尽人争。
秋鸿影,湖水镜般明。
杨柳烟凝露重,莲花月冷风清。万年枝稳鹊休惊。
邻家笛,夜夜故园情。
江月晃重山(元·刘秉忠)
太白诗成对酒,仲宣赋就登楼。思乡怀古两悠悠。
黄尘路,风雨鬓惊秋。
三岛云随鹤驭,五湖月载归舟。青山西塞水东流。
功名好,欢伯笑人愁。
江城子(元·刘秉忠)
平生行止懒编排。住蒿莱。走尘埃。社燕秋鸿,年去复年来。
看尽好花春睡稳,红兴紫,任他开。
紫微天上列三台。问英才。几沉埋。沧海遗珠,当著在鸾台。
兴世浮沉惟酒可,如有酒,且开怀。
江城子(元·刘秉忠)
松苍竹翠岁寒天。雁山前。凤城边。回首燕南,一别又三年。
长爱故人心似月,人不见,月还圆。
小窗寂寂锁凝烟。一灯然。一诗联。诗若灯青,孤影伴无眠。
明日酒中余思在,挥醉墨,洒云笺。
江城子 游琼华岛(元·刘秉忠)
琼华昔日贺新成。与苍生。乐升平。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
翠辇不来人换生,天上月,自虚盈。
树分残照水边明。雨初晴。气还清。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
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
谒金门(元·刘秉忠)
醪虽薄。再四劝君无恶。林到面前须饮却。莺啼花未落。
束置功名高阁。两日三朝留酌。绿柳来年无可握。春情凭底托。
诉衷情令(元·刘秉忠)
山河萦带九州横。深谷几为陵。千年万年兴废,花月洛阳城。
图富贵,论功名。我无能。一壶春酒,数首新诗,实诉衷情。
临江仙(元·刘秉忠)
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黄尘扰扰马纵横。
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海隅四面尽苍生。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临江仙(元·刘秉忠)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还先到襄城。云南关险梦犹惊。
记曾明月底,高枕远江声。
年去年来人渐老,不堪苦事功名。倾开怀抱酒多情。
几时同一醉,挥手谢公卿。
临江仙(元·刘秉忠)
满路红尘飞不去,春风弄我华颠。故园桃李酒尊前。
赏心逢美景,此事古难全。
若智若痴人总笑,夕阳空袅吟鞭。马头山色翠相连。
不知山下客,何日是归年。
临江仙 桃花(元·刘秉忠)
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兰昌千树碧参差。
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
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杏花容冶没人司。
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临江仙 海棠(元·刘秉忠)
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黄蜂粉蝶莫生嗔。
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
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雨余红色愈精神。
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
临江仙 梨花(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
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尤韵
檀板称歌喉。唱到消魂韵转幽。便觉丝簧难比似,风流。
一串骊珠不断头。
惟酒可忘忧。况复卢家有莫愁。醉倒不知天早晚,云收。
花影侵窗月满楼。
南乡子(元·刘秉忠)
夜户喜凉飙。秋入关山暑气消。句引客情缘底物,鹪鹩。
落日凄清叫树梢。
古寺漏长宵。一点青灯照寂寥。暮雨夜深犹未住,芭蕉。
残叶萧疏不柰敲。
尝云芝茶(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阳韵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江边晚望(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岭北道中(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覃韵
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
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
九日满坦山(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凌云气节鬓惊秋,书剑荒寒事远游。万里岚光乘马背,一川红叶上鳌头。
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谁把茱萸念行役?凭高拭目望神州。
江上寄别(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青韵
军中无酒慰飘零,辜负沙头双玉瓶。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
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
江边梅树(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江边缭绕惜芳丛,绝笔天真在眼中。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明日行经山下路,几回特地驻青骢。
过玲珑山(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世外徒闻说洞天,桃源迷路再无缘。摩青磈磊谁能凿?绣白玲珑自可穿。
别有一壶藏日月,正看万窍吐云烟。劳生得遇崆峒客,炼诀还丹问隐仙。
黄河(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万仞昆崙顶上头,颓然委下林丘。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
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匀一线穿沧海,直接银河浸斗牛。
春日效宫体(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灰韵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
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六宫帘捲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寄友人(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悠悠离阔感中年,我辈情钟岂不然。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
劝友人酒(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西风落叶共萧飕,百感中来不自由。豪客空携铁如意,舞嬛徒费锦缠头。
曳过雨脚云归岫,涌出山头月满楼。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
客兴(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东韵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宋义甫弹秋风(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寒韵
穹庐悄悄夜漫漫,午醉醒来坐席寒。富贵有媒皆豹变,功名无分独璃蟠。
子陵实愧三公爵,靖节非轻一县官。高捲毡帘对明月,秋风一曲入琴弹。
宿中山乾明寺(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麻韵
客散关门厌事哗,炉香满屋卧烟霞。人辞故里凡三载,僧到伽蓝自一家。
梦破小窗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天明又上滹阳道,鸳水归程渐有涯。
过居庸关(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先韵
车箱来往若流泉,绝壁巉嵓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
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无知险似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秋日途中(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
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
晚游(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尤韵
山水清佳自在游,利名莫莫复休休。瘦筇此日真忘世,长笛何人效倚楼?
鸦落点成千树墨,雁飞横绝一天秋。归来小院松梢上,新月低斜玉一钩。
楼上(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支韵
睡起重持金曲卮,要凭芳酒缓离思。醉魂屡作还山梦,吟兴多因寄友诗。
千里波光风定后,一楼山色雨晴时。碧云望断佳人远,投树栖鸦已满枝。
睡起(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庚韵
连岁驱驰万里程,碧台歌舞笑争名。山中猿鹤丹心在,塞上风烟白发生。
对客倦谈当世事,向人难悉未归情。雪花乱打西窗急,总似芭蕉夜雨声。
寄张平章仲一(元·刘秉忠)
七言律诗押文韵
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秋气著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
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钟声枕上闻。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
南乡子(元·刘秉忠)
季子解纵横。六印累累拜上卿。凤鸟不来人渐老,谋生。
二顷田园也易成。
尊酒醉渊明。菊有幽香竹有声。吹破北窗千古梦,风清。
小鸟喧啾噪晓晴。
南乡子(元·刘秉忠)
憔悴寄西州。赋得登楼懒上楼。魂梦不知关塞远,悠悠。
疏雨梧桐客里秋。
往事起新愁。九曲回肠不自由。见说世间离别苦,休休。
一夜相思了白头。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麻韵
游子绕天涯。才离蛮烟又塞沙。岁岁年年寒食里,无家。
尚惜飘零看落花。
闲客卧烟霞。应笑劳生鬓早华。惊破石泉槐火梦,啼鸦。
扫地焚香自煮茶。
南乡子(元·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散雨声。
南乡子(元·刘秉忠)
李杜放诗豪。万丈晴虹吸海涛。六义不传风雅变,离骚。
金玉无言价自高。
春日对春醪。短咏长歌慰寂寥。幽鸟落来花里悟,从教。
彩凤飘飘上九霄。
南乡子(元·刘秉忠)
翠袖捧离觞。济楚儿郎窈窕娘。别曲一声双泪落,悲凉。
纵不关情也断肠。
今古利名忙。谁信长安道路长。昔日去家年正少,还乡。
故国惊嗟两鬓霜。
洞仙歌(元·刘秉忠)
仓陈五斗,价重珠斛。陶令家贫苦无畜。倦折腰闾里,弃印归来,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
山明水秀,清胜宜茅屋。二顷田园一生足。乐琴书雅意,无个事,卧看北窗松竹。
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业黄菊。
点绛唇(元·刘秉忠)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驿途方远。夜雨留孤馆。
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歌声软。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
点绛唇(元·刘秉忠)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断肠诗句。彩笔无题处。
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蘅皋暮。客愁何许。梅子黄时雨。
点绛唇(元·刘秉忠)
恰破黄昏,一湾新月稍稍共。玉溪流汞。时有香浮动。
别后清风,馥郁添多种。如相送。未忘珍重。已入幽人梦。
点绛唇(元·刘秉忠)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楚山湘浦。朝暮谁云雨。
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刘郎去。碧桃千树。世外无寻处。
点绛唇(元·刘秉忠)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塞烟沙草。又上邮亭道。
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何时到。放怀吟啸。相伴山间老。
点绛唇(元·刘秉忠)
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旧题新句。总是关心处。
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斜阳暮。淡烟疏雨。湿遍山前树。
点绛唇 梅(元·刘秉忠)
策杖寻芳,小溪深雪前村路。暗香时度。更在清幽处。
一见冰容,便有西湖趣。题新句。句成梅许。折得南枝去。
点绛唇 梨花(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县,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桃花曲(元·刘秉忠)
青山千里,沧波千里,白云千里。行程问行客,更无穷山水。
青史功名都半纸。念刘郎、鬓先如此。桃源觅无路,对溪花红紫。
桃花曲(元·刘秉忠)
茸茸芳草,漫漫长路,匆匆行李。佳人在何许,渺云山千里。
莫惜千金沽一醉。道刘郎、不宜憔悴。春归寂寞语,恨桃花流水。
桃花曲(元·刘秉忠)
一川芳景,一壶春酒,一襟幽绪。今朝好天色,又无风无雨。
水满清溪花满树。有闲鸥、伴人来去。行云望逾远,更青山无数。
桃源忆故人(元·刘秉忠)
桃花乱落如红雨。闪下西城碧树。寂寞琐窗朱户。最是春深处。
一尊酒尽青山暮。楼外轻云犹渡。远水悠悠下住。流得年光去。
浣溪沙(元·刘秉忠)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
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望月婆罗门引(元·刘秉忠)
午眠正美,觉来风雨满红楼。卷帘情思悠悠。望断碧波烟渚,苹蓼不胜秋。
但冥冥天际,难识归舟。
大夫骨朽。算空把,汨罗投。谁辨浊泾清渭,一任东流。
而今不醉,苦一日醒醒一日愁。薄薄酒、且放眉头。
望月婆罗门引(元·刘秉忠)
年来懒看,古今文字纸千张。酒中悟得天常。闲杀阶前好月,不肯照西厢。
任昏昏一醉,石枕藤床。
名途利场。物与我,两相望。目断霜天鸿雁,沙漠牛羊。
一庭秋草,教粉蝶黄峰自任忙。花老也、尚有余香。
清平乐(元·刘秉忠)
月明风劲。花弄窗间影。一夜玉壶秋水冷。梧叶乍凋金井。
世间日月如梭。人生会少离多。篱畔黄花开尽,相逢不醉如何。
清平乐(元·刘秉忠)
渔舟横渡。云淡西山暮。岸草汀花谁作主。狼籍一江秋雨。
随身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休归。自任飞来飞去,伴他鸥鹭忘机。
清平乐(元·刘秉忠)
彩云盘结。何处歌声噎。歌罢彩云归绛阙。掉下阶前明月。
月华千古分明。照人一似无情。不道天涯离客,梦回愁对三更。
清平乐(元·刘秉忠)
夜来霜重。帘外寒风劲。横笛楼头才一弄。惊破绿窗幽梦。
起来情绪如何。开门月色犹多。照我如常如画,更谁能似姮娥。
谒金门(元·刘秉忠)
春寒薄。睡起宿酲生恶。枕上家山都梦却。东风吹月落。
留客定知西阁。有酒兴谁同酌。别手临歧曾记握。君心真可托。
朝中措 书怀(元·刘秉忠)
布衣蓝缕曳无裾。十载苦看书。别有照人光彩,骊龙吐出明珠。
天人学业,风云气象,可困泥涂。随着传岩霖雨,大家济润焦枯。
朝中措 赋赠章仲一(元·刘秉忠)
衣冠零落暮春花。飘卷满天涯。好把中原麟凤,网来祥瑞皇家。
白云丹嶂,青泉绿树,几换年华。认取随时达节,莫教系定匏瓜。
踏莎行(元·刘秉忠)
白日无停,青山有暮。功名两字将人误。褊怀先著酒浇开,放心又被书收住。
一味闲情,十分幽趣。梦哦芳草池塘句。东风吹彻满城花,无人曾见春来处。
踏莎行(元·刘秉忠)
碧水东流,白云西去。旌旗卷尽西山雨。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
双眼增明,青山如故。故人怪我来何暮。征鼙声震五更风,梦魂惊散无踪绪。
鹧鸪天(元·刘秉忠)
水满青溪月满楼。客怀须赖酒消愁。风回玉宇三更夜,露滴金茎八月秋。
情脉脉,思悠悠。星河织女隔牵牛。乘槎欲把仙乡问,也似浮生有白头。
鹧鸪天(元·刘秉忠)
柳映清溪漾玉流。火榴开罢芰荷秋。一声鱼笛烟波上,宜著蓑翁泛小舟。
红蓼岸,白蘋洲。闲鸥闲鹭更优游。斜阳影里山偏好,独倚兰阑懒下楼。
鹧鸪天(元·刘秉忠)
垂柳风边拂万丝。春光照眼惜花枝。凤城好景谁来赏,忙杀悠悠世上儿。
歌近耳,酒盈卮。十分劝饮欲推辞。人生休听渔家曲,一日风波十二时。
鹧鸪天(元·刘秉忠)
残月低檐挂玉钩。东风帘幕思如秋。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青山隐隐水悠悠。行人更在青山外,不许朝朝不上楼。
鹧鸪天(元·刘秉忠)
清夜哦诗对月明。诗魂偏向月边清。欲成小梦还惊破,无柰洋河聒枕声。
红日晓,碧天晴。风沙扑面过鸡鸣。漯阳川里鱼龙混,四海青山拱一城。
鹧鸪天(元·刘秉忠)
花满尊前酒满卮。不开笑口是痴儿。山林钟鼎都休问,且听双蛾合一词。
春烂处,夜晴时。玉壶香袅冷胭脂。海棠影转梧桐月,吟到梨花第一枝。
鹧鸪天 酒(元·刘秉忠)
酒酌花开对月明。醒中醉了醉中醒。无花无酒仍无月,愁杀耽诗杜少陵。
三品贵,一时名。众人争处不须争。流行坎止何忧喜,笑泣穿途阮步兵。
刘秉忠(1216-1274) 初名侃,改名子聪,拜官后更今名,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忽必烈即位,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奏建国号曰大元,定朝仪官制,为一代成宪。卒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诗词多萧疏平易。有《藏春集》、《藏春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