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戊子杪秋庐山植物园谒寅恪先生墓即用其《忆故居》韵】原文-当代诗_熊盛元

《戊子杪秋庐山植物园谒寅恪先生墓即用其《忆故居》韵》作者:当代·熊盛元
暂寄孤魂土一方,林涛涌处壑舟藏。
旧枝蝉蜕悲齐女,颓日戈挥待鲁阳。
诗到光宣灯渐暗,劫逢辛癸梦初凉。
灵前荐取松门菊,便欲沈沈入醉乡。
注:1,齐女,谓蝉,见崔豹《古今注》。2、辛癸,殷纣名受辛,夏桀名履癸。徐孝穆:“辛癸之朝,容身靡托。”
附:陈寅恪《忆故居》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悽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甲申春日谒杜工部祠》
少陵祠宇未全倾,流落能来奠此觥。一树枯楠吹欲倒,千年恶竹斩还生。人心已渐忘离乱,天意真难见太平。归倚小车浑似醉,暮鸦哀怨满江城。
(晦窗按:陈寅老此律另一版本字句颇有不同,题曰《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诗云:“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附:吟友和作 杨启宇《陈寅恪墓上作》
夕阳芳草古今愁,况值山颓海沸秋。
万籁无声人独立,弥天幽怨诉箜篌。
马斗全《谒陈寅恪墓次其谒杜工部祠韵》
思公每欲泪相倾,此到坟前奠一觥。道德文章曾旷世,精神思想待来生。失明偏是心多亮,到老依然意未平。移葬青山差可幸,好教魂魄远羊城。
注:精神思想,指陈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青凤《戊子秋庐山谒寅恪先生墓步其忆故居韵》
负气归来未可方,精神如此识昂藏。孤琴肉味消三月,短弩风声伏九阳。万卷白眉轻白夜,几回秋冢到秋凉。漆灯一盏留终古,凭照当时碧血乡。
惜梦缘《和梅云先生》
霜染枫红岭换妆, 荻花飞处白鸥藏。閒时登阁寻秋句,薄暮临江望夕阳。才惜金风摇桂碎, 又愁素月映屏凉。前尘思尽倦心起,自拥诗书入梦乡。

【戊子杪秋庐山植物园谒寅恪先生墓即用其《忆故居》韵】原文-当代诗_熊盛元

     

  • 【元夕集吴瓯亭斋中赋武林踏灯词四首(以下戊辰)其四】原文-清.厉鹗
  • 《元夕集吴瓯亭斋中赋武林踏灯词四首(以下戊辰) 其四 》作者:清·厉鹗双柳垂鬟竹马迎,映纱笼烛最轻盈。儿童也识熙朝盛,一...

  • 【会仙岩】原文-明.李明峦
  • 《会仙岩》作者:明·李明峦不解仙流第几邦,洞门高敞碧云窗。无声梵乐神犹在,脱化天龙骨已降。风入竹林敲木铎,月来萝薜挂银...

  • 【留别黄小石其二】原文-清.林占梅
  • 《留别黄小石 其二 》作者:清·林占梅谈元话古意尤同,无限精神别后通。但得吟笺频惠我,十年已备碧纱笼。

  • 【桃源牧唱】原文-清.王佑命
  • 《桃源牧唱》作者:清·王佑命北丘红雨散清香,满径牧童吹笛狂。一字一声风送远,从容唱出太平长。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

  • 【过陈善馀编译局】原文-清末.陈三立
  • 《过陈善馀编译局》作者:清末近现代初·陈三立眼光岩电腹河源,醉过高斋问草玄。世变已成三等国,吾侪犹癖一家言。屡传奔月偷...

  • 【至真诀】原文-唐.刘海蟾
  • 《至真诀》作者:唐·刘海蟾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