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泰州海陵人。道士。少孤,役于天庆观。仁宗嘉祐间,天台道士余元吉来游,示恶疾,守信事之无倦。相传于溺器得丹砂饵之,从此常放言笑歌,或数日不食,日诵《度人经》,为人说祸福。发运使蒋之奇以经中有“神公受命”句,呼为“神公”,人遂以神翁目之。徽宗时召至京师,以宾礼待,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弟子苗希颐裒次其事,编成《徐神公语录》。
全宋诗
徐守信(一○三三~一一○八),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年十九入天庆观为道士,发运使蒋之奇以神翁呼之。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大观二年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事见宋苗希颐《徐神公语录》。今录诗五首。
诗三首 其一(宋·徐守信)
七言绝句押尤韵
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
其二(宋·徐守信)
七言绝句押尤韵
富贵贫穷各有由,宿缘分定莫罔求。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守荒田望有收。
其三(宋·徐守信)
七言绝句押麻韵
南庄北宅眼前花,好儿好女莫缦誇。我若一朝身死后,又属张三李四家。
诗一首(宋·徐守信)
七言绝句押庚韵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
偈(宋·徐守信)
天地一尺,四海一滴。把眼一眨,不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