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宋·林之奇·诗词作品

生卒:1112—1176
宋福州侯官人,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校书郎。时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之说,之奇言此书为邪说。后由宗正丞提举闽舶,奉祠家居。吕祖谦曾从之学。卒谥文昭。有《尚书集解》、《拙斋集》、《观澜集》等。

全宋诗

林之奇(一一一二~一一七六),字少颖,自号拙斋,学者称三山先生(《拙斋文集》附录《行实》),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从吕本中学。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莆田主簿、长汀尉。二十六年,为秘书省正字。二十九年,守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一八二)。以疾由大宗正丞提举福建路市舶司。遂以祠禄家居。孝宗淳熙三年卒,年六十五。有《拙斋文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二卷)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林之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拙斋文集》为底本,与从他书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一卷。

宋·林之奇·诗词作品
属疾梧轩(宋·林之奇)
五言律诗押支韵
题注:按:此诗亦见《丹渊集》卷一五,《全宋诗》卷四四五已收。

高梧覆新叶,满院发华滋。白日一何永,清阴閒自移。

暖虫垂到地,晴鸟语多时。病肘倚枯几,泊然忘所思。


癸未冬至(宋·林之奇)
七言律诗押虞韵

尘劳终日谩区区,竟是乾坤一腐儒。半世饱知荣与辱,新冬顿觉我为吾。

关防向后存心误,检点从前制行粗。理欲从今罢研究,无工夫处是工夫。


和王龟龄不欺堂 其一(宋·林之奇)
七言绝句押先韵

心外何曾别有天,吾心和处即昭然。昭然莫向穹苍觅,帝所清都在目前。


其二(宋·林之奇)
七言绝句押先韵

地上空虚总是天,此中那复计中边。好将天体为心体,体得纯全自浩然。


灯 其一(宋·林之奇)
七言绝句押支韵

自从失道人多岐,擿植冥行信所之。昨夜忽然寻得路,孤灯一点是吾师。


其二(宋·林之奇)
七言绝句押微韵

月明方始觉星稀,烛照还知灯力微。若使世间无圣哲,草根萤爝总光辉。


示张直温(宋·林之奇)
押侵韵

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

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

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

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


举举媚学子(宋·林之奇)
押支韵

举举媚学子,居曰不吾知。知而有不能,无乃失于欺。

不知未为患,不欺浩难期。咄哉天下怀,何以天下为。


村居(宋·林之奇)
押纸韵
题注:按:此诗亦见文同《丹渊集》卷四,《全宋诗》卷四三四已收。

日影满松窗,云开雨初止。晴林梨栗熟,晓巷儿童喜。

牛羊深涧下,凫雁寒塘里。田父酒新成,瓶瓮馈邻里。


新晴山月(宋·林之奇)
题注:按:此诗亦见《丹渊集》卷一一,《全宋诗》卷四四一已收。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纵步湘西(宋·林之奇)

今朝不易得天晴,閒过江西取意行。忽然林外见山色,又向桥边闻水声。

绿竹长松间桃李,天然翠幕围罗绮。日暮归舟醉不知,晚风吹过湘江水。


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宋·林之奇)

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于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

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上人此庵憩瓶锡,终日宴坐常湛然。

散一为千弥六虚,摄千归一不盈寸。我知上人环堵中,能广能狭能方圆。

空诸所有何必然,作是见者名邪见。


和洪教菊(宋·林之奇)

陶令遗世情,尚馀爱菊念。菊亦有可爱,爱之苦不厌。

我观傲霜枝,真金赴烈焰。道韵轻园绮,孤标敌针奄。

配以靖节名,万古不为忝。况兹中央色,独许此君占。

凝然端正姿,不受红紫艳。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

璀璨归来辞,斯言了无玷。偶亦爱此花,秋来朝暮餍。

富贵两浮云,天地一旅店。是中论饥饱,本自无赢欠。

便拟学渊明,奈此才不赡。菊资三径荒,酒须十分滟。

待读悠然句,乃无雍彻僭。但论广文诗,疟愈不须砭。


句(宋·林之奇)
押微韵

耿耿一寸心,不能去庭闱。


承天潜师画赞(宋·林之奇)
押元韵

金刚圈里翻身过,栗棘蓬莱满口吞。领得杨歧端的句,却嫌蒸饼大餫饨。


西禅此庵净老真赞(宋·林之奇)

眼碧眉厖,足趺肩亸。此庵样子,元来恁么。当年唱个无生曲,火冷云深从寡和。

如今口作挂壁闲,独说宗乘闹浩浩。


延福可老真赞(宋·林之奇)
押支韵

浑沌凿开无限事,逍遥游后更何疑。饶伊齐得鹏并鴳,不似当年作蝶时。


观音画赞(宋·林之奇)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多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于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


泗州画赞(宋·林之奇)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