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宋·汪应辰·诗词作品

生卒:1118—1176
宋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全宋诗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传。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宋·汪应辰·诗词作品
暮春(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闭门听风雨,不知门外春。兹辰聊散步,霁色如相亲。

日月不吾与,花柳随时新。悠悠竟何事,悚然怀故人。


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秘校(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青韵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题表上人卷舒轩(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鱼韵

高轩聊自娱,俯仰称幽居。世道有兴废,人心随卷舒。

圆机应有此,胶柱合何如。愧匪许询辈,时来问满虚。


陶山书院(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庚韵

陶山读书处,景物自天成。幽涧菁莪盛,高冈彩凤鸣。

雨馀山色秀,云净月华明。静听寒泉响,潺潺洙泗声。


挽侍读龙图学士周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尤韵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金华方入侍,琳馆遽归休。

全福人皆仰,孤风世莫留。老成零落尽,不独为吾州。


挽参政王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辙迹环吴蜀,艰难叹委频。秉钧才数月,去国竟终身。

文武才猷远,经纶事业新。襄阳耆旧传,宁复有斯人。


挽学士张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庚韵

俎豆平生事,逢时却论兵。幄中多妙画,阃外即长城。

曾未登三府,何言梦两楹。空馀行乐处,画像俨如生。


挽詹事陈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东韵

节义家传久,艰难始见忠。一心惟徇国,百战竟平戎。

环列周庐肃,官仪道路同。细看麟阁上,谁得似初终。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阳韵

太傅元功首,汾阳异姓王。恩荣兼二美,声迹远相望。

名载风云会,神游水月乡。维师空赠典,无复见鹰扬。


雪中梅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灰韵

风弄芦帘掩复开,闭门一室此徘徊。故人难望扁舟至,远信谁凭驿使回。

窗外不知飞霰集,坐中只觉暗香来。新诗亟报春消息,不待天边看斗魁。


与谈命郑柯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东韵

柯山落魄一仙翁,二十八宿罗胸中。学术该通明若鉴,襟期豁达气如虹。

醺醺痛饮一楼月,落落高谈千古风。一本流年无惜示,贮之他日验穷通。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庚韵

喜咏高秋此日生,门闾佳气想充盈。堂堂体貌千钧重,凛凛精神一座倾。

暂使远民瞻玉帐,要知圣主有金城。兜牟却作貂蝉去,五筦难淹宋广平。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庚韵

妫姓从来莫与京,传家初不为金籯。只今八桂苍苍处,倍觉中台两两明。

南徼不闻刁斗击,北辕行见衮衣迎。定知天锡公难老,端与邦家立太平。


其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尤韵

俛视人寰但一沤,应缘来作圣时游。英风盖世桂林伯,相业传家户牖侯。

号召即看持玉节,姓名已久覆金瓯。他时欲记中书考,简策应须汗马牛。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萧韵

欲知今岁好生朝,召节翩翩下九霄。便入三槐新位次,空馀八桂旧歌谣。

机神照物宜前列,质干参天合后凋。他日凌烟图画处,方瞳炯炯映金貂。


送陈经略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覃韵

英姿卓荦众长兼,暂假威名镇峤南。忽报邮音驰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风采谁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谈。远俗岂知如许事,只言无计驻征骖。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阳韵

清明公正复慈祥,触眼平生见未尝。自幸来依骠骑幕,如何又趣舍人装。

云霄去路日千里,萍梗微踪天一方。独有此心无远近,岁寒犹欲试冰霜。


分韵送胡丈归建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先韵
题注:原作康,据《新安文献志》卷五四改

先生高卧武夷巅,一旦趋朝岂偶然。报国自期如皦日,归田曾不待来年。

怀铅共叹杨雄老,鞭马今输祖逖先。册府风流久寥落,送行始复有诗篇。

偶见文子失举后诗次韵以广其志(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庚韵

落落开谈四座惊,已应俊气压诸生。高山意远难知己,白雪词高绝和声。

此道要须齐得丧,古人初不为功名。芬芳各自随时耳,何用临风嗅决明。


鹿鸣宴席上诗二首奉送解元诸先辈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鱼韵

从来人物数成都,果见英髦入荐书。齐鲁风流方演迤,渊云文采自纡馀。

姓名即上飞龙榜,乡里争迎驷马车。圣世取才三尺在,但惭无地更吹嘘。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微韵

嘉宾式燕正炎曦,风自南来为解围。细听吹笙仍鼓瑟,即看结绶却登畿。

清朝不用赍刀布,昼日偏宜著锦衣。太守自怜推不去,栈羊酾酒待还归。


赠婺源汪氏(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阳韵

曾执干戈卫鲁邦,颍川家世愈芬芳。扶疏枝叶连江浙,烜赫功名冠魏唐。

卓荦高才当企及,青精一饭故宜偿。获通谱系诚倾盖,昭穆从斯永不忘。


怀玉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肴韵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

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


太甲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歌韵

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从山涧阿。龙虎真藏金鼎火,凤凰从食玉山禾。

云霞落日舒旗帜,琪树西风响佩珂。伊尹乐耕南亩日,想应高隐碧嵯峨。


御殿瓦(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尤韵

曲曲湾湾散复收,覆如冈陇仰如沟。能教有漏成无漏,解使邪流入正流。

凤侣双双朝殿角,鸳行对对滴檐头。时人莫道身骸小,盖得君王万万秋。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尤韵

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宜春漫述(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寒韵

本是扶犁客,随缘漫作官。故山应念我,薇蕨已阑干。


归云堂(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语韵

浮云本无心,人心逐云去。更作归云堂,云归竟何处。


送冲公谒六祖道场(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灰韵

直指岭头路,宁论几日回。寻春有消息,寄我一枝梅。


端午帖子词皇帝閤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真韵

圣德临尊极,民心戴至仁。喜逢重午节,共祝万年春。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尤韵

雨旸皆应节,和气满平畴。欲识天颜喜,农家麦有秋。


其三(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阳韵

永日虽祥郁,风生殿阁凉。圣心非独乐,均施遍多方。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庚韵

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超然群物表,但见四时行。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庚韵

漏转铜壶永,风来玉殿清。天申佳节近,比屋尽欢声。


其三(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真韵

外物虽无累,诚心每在民。薰风能解愠,亦足助尧仁。


其七(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庚韵

火德方居夏,端符帝运亨。化工初不宰,继照付重明。


其八(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真韵

和乐天申节,雍容物外身。群生蒙长养,谁复识尧仁。


其九(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支韵

水殿风来细,槐庭日度迟。圣心无外累,动息自随时。

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真韵

周室兴王业,尧图授圣人。谁知皆内助,功德古无伦。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麻韵

仁心均动植,风化正邦家。福庆方骈集,灵符尚辟邪。


其三(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阳韵

心境俱清净,能令五月凉。芬香随处有,不待沐兰汤。


其七(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东韵

中兴虽帝业,内治本阴功。天下供荣养,方知福报崇。


其八(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东韵

乾坤皆数五,日月正符同。但仰重离照,难名厚载功。


其九(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先韵

宝殿名康寿,皇心在祝延。愿从重五日,更阅万千年。


白雄鸡(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真韵

铁爪玉龙鳞,红冠不染尘。五更才报晓,惊动世间人。


壬辰立春(宋·汪应辰)
五言绝句押元韵

春雪正纷纷,荒山昼掩门。羡君筋力健,策杖过前村。


宜春士(嘉靖本作土,《方舆胜览》卷一九作土俗)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偶笔工傅氏求诗作此(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寒韵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试问毛锥将底用,夺标他日万人看。


与酒家沈生(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灰韵

有客堂堂空两手,无人为借太阿来。与君上抉浮云破,放出阳光万丈开。


送王(嘉靖本下有佐字)献可归信州(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蒸韵

月旦于今合改评,一官谋食百无能。君归锦里人应问,好个蓝田崔县丞。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先韵

五车拄腹成何事,空受才名二十年。一壑生涯长龃龉,迩来行李已三迁。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真韵

渊明心远自无尘,岂必山涯与水滨。云气日佳飞鸟乐,寥寥此意付何人。


其三(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先韵

畴昔持心欲见贤,肯容闾巷快争先。岂知咫尺隔千里,空诵白云长在天。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元韵

頖宫夫子日扃门,厌听儿曹说怨恩。犹念贫交无与乐,时流妙语到荒村。


琵琶洲(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支韵

塞外风烟能记否,天涯落日自心知。眼中景物参差是,只欠江州司马诗。


蕨初生(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先韵

一拳打破地皮穿,拿住春风不放拳。直待子规啼夜月,放开青掌始朝天。


牵牛花(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寒韵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送陈德润赴惠州(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删韵

山行五日到崇安,欲往从之尚阻艰。闻说惠州天样远,几时音问落人间。


宜春书事(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灰韵

饥寒驱出故山来,俗事如麻拨不开。问我此行何所得,未尝识面有澹台。

题常山孔坞碧照阁(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寒韵

门前尘土暗衣冠,池馆无多意已宽。试问主人閒适味,冰蚕正自不知寒。


端午帖子词皇帝閤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虞韵

躬行盛德基王化,密赞成谋授帝图。福及万方天所相,祛邪何假佩灵符。


其五(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支韵

王业艰难素所知,岁单喜见献新丝。盘中更进长生缕,却记亲蚕茧馆时。


其六(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万年珍木绿阴成,殿阁微凉次第生。简静初非拘月令,怀冲履正自心清。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支韵

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


其五(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东韵

弦歌密意寄南风,岂易形容长养功。地厚天高何以报,祝尧惟有寿无穷。


其六(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飞来峰下水泉清,台沼经营不日成。胜境自超尘世外,何须方士觅蓬瀛。


其十(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圣治从来本好生,拟销剑戟助农耕。此心自与天无间,岂待丹缯始辟兵。


其十一(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真韵

年年时节近天申,喜气欢声逐日新。请祝圣人如一口,定知德寿万年春。


其十二(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阳韵

冷泉堂上湖山胜,聚景园中草木芳。万物欣欣供燕乐,自然祥暑变清凉。


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坤元厚德孰能名,履正怀冲本至诚。自是从容常中道,非因欲待晏阴成。


其五(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阳韵

俯视纷华等秕糠,随时邀乐任嫔嫱。宫中斗草知多少,自有金芝冠众芳。


其六(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自然长寿又康宁,德合无疆万物亨。圣主爱亲思尽美,更羞仙朮助延生。


其十(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庚韵

阳居大夏方行令,已有微阴次第生。细察天时知物理,常将儆戒保和平。


其十一(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东韵

上古遗书究治终,长编通鉴更参同。端居坐照无穷事,何用江心百鍊铜。


其十二(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真韵

晋国燔山求介子,荆人角黍祀灵均。圣君念旧仍从谏,千古忠贤气亦伸。


水云堂(宋·汪应辰)
七言绝句押尤韵

云本无心水自流,龙鳞凤翼此中游。遂令巫峡桃源景,顿觉收归在寸眸。


题郑氏籯金堂(宋·汪应辰)
押纸韵

子云抱遗经,寂寞饥欲死。谁家千金郎,车马塞闾里。

如何今世人,持此欲胜彼。要知圣贤心,不为取青紫。

冷暖自所知,吾言聊尔尔。


题法海院龙溪亭(宋·汪应辰)

微茫云两角,屈曲路一线。未容快先睹,已叹行百转。

流溪何从来,神物昔尝玩。舆梁俨坚牢,亭宇复(嘉靖本作栏)明绚。

岂惟济病涉,更可供息宴。信哉善知识,作此巧方便。

茂樾两交盖,清风四挥扇。祇恐境中人,却有桑下恋。

台山不须问,此去直如箭。何妨酌灵水,一洗眼花眩。

举头未及眸,已知梵王殿。


借舍人吕丈送大雅东还诗韵奉呈(宋·汪应辰)

典刑寄老成,师友须渊源。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无表襮,卓然中所存。云雨自翻覆,谁能动毫分。

洗垢既无垢,尚或求瘢痕。嗟我与徐子,昔也扫公门。

相期膏吾车,从公毕斯文。

再用前韵(宋·汪应辰)
押真韵

驾言写我忧,一览无边春。先生方闭户,不可得而亲。

宁逐儿女戏,要观物化新。不见舞雩下,冠者五六人。


复次数语呈知止(宋·汪应辰)
押真韵

斯道有张弛,如天有冬春。雍容贵可久,促迫终难亲。

槁蘖久乃腐,流水汲逾新。虽云不窥圃,乘马复何人。


尤美轩(宋·汪应辰)
押齐韵

巉然绝壑临招提,仰视疑欲干晴霓。林峦献状还左右,烟云变相随高低。

少日登高不惮远,喘汗赪颜如夏畦。却凭轩槛认行处,一览不待穷攀跻。

爱山愿作此轩客,饥火驱出仍东西。青衫乌帽犯尘土,梦想春绿浮凫鹥。

归寻舟刻剑已往,扁榜仅能存旧题。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嘉靖本作枅)。

方欣胜观还昔时,忽讶妙语来磻溪。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与山僧为逆旅,自使妇姑相勃溪。暗明通壅悉还汝,无所还者吾其栖。

但惭屋上复加屋,空费囊中金袅蹄。


挽吕舍人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押侵韵

连蹇成遗老,才闻直禁林。是非终不屈,进退了无心。

万事邯郸梦,千秋正始音。心知公不朽,霣涕自难禁。


其二(宋·汪应辰)
押文韵

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句(宋·汪应辰)
押文韵

龙爪拿开白白云。

暮春(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闭门听风雨,不知门外春。兹辰聊散步,霁色如相亲。

日月不吾与,花柳随时新。悠悠竟何事,悚然怀故人。


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秘校(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青韵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题表上人卷舒轩(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鱼韵

高轩聊自娱,俯仰称幽居。世道有兴废,人心随卷舒。

圆机应有此,胶柱合何如。愧匪许询辈,时来问满虚。


陶山书院(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庚韵

陶山读书处,景物自天成。幽涧菁莪盛,高冈彩凤鸣。

雨馀山色秀,云净月华明。静听寒泉响,潺潺洙泗声。


挽侍读龙图学士周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尤韵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金华方入侍,琳馆遽归休。

全福人皆仰,孤风世莫留。老成零落尽,不独为吾州。


挽参政王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辙迹环吴蜀,艰难叹委频。秉钧才数月,去国竟终身。

文武才猷远,经纶事业新。襄阳耆旧传,宁复有斯人。


挽学士张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庚韵

俎豆平生事,逢时却论兵。幄中多妙画,阃外即长城。

曾未登三府,何言梦两楹。空馀行乐处,画像俨如生。


挽詹事陈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真韵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东韵

节义家传久,艰难始见忠。一心惟徇国,百战竟平戎。

环列周庐肃,官仪道路同。细看麟阁上,谁得似初终。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押阳韵

太傅元功首,汾阳异姓王。恩荣兼二美,声迹远相望。

名载风云会,神游水月乡。维师空赠典,无复见鹰扬。


雪中梅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灰韵

风弄芦帘掩复开,闭门一室此徘徊。故人难望扁舟至,远信谁凭驿使回。

窗外不知飞霰集,坐中只觉暗香来。新诗亟报春消息,不待天边看斗魁。


与谈命郑柯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东韵

柯山落魄一仙翁,二十八宿罗胸中。学术该通明若鉴,襟期豁达气如虹。

醺醺痛饮一楼月,落落高谈千古风。一本流年无惜示,贮之他日验穷通。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庚韵

喜咏高秋此日生,门闾佳气想充盈。堂堂体貌千钧重,凛凛精神一座倾。

暂使远民瞻玉帐,要知圣主有金城。兜牟却作貂蝉去,五筦难淹宋广平。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庚韵

妫姓从来莫与京,传家初不为金籯。只今八桂苍苍处,倍觉中台两两明。

南徼不闻刁斗击,北辕行见衮衣迎。定知天锡公难老,端与邦家立太平。


其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尤韵

俛视人寰但一沤,应缘来作圣时游。英风盖世桂林伯,相业传家户牖侯。

号召即看持玉节,姓名已久覆金瓯。他时欲记中书考,简策应须汗马牛。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萧韵

欲知今岁好生朝,召节翩翩下九霄。便入三槐新位次,空馀八桂旧歌谣。

机神照物宜前列,质干参天合后凋。他日凌烟图画处,方瞳炯炯映金貂。


送陈经略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覃韵

英姿卓荦众长兼,暂假威名镇峤南。忽报邮音驰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风采谁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谈。远俗岂知如许事,只言无计驻征骖。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阳韵

清明公正复慈祥,触眼平生见未尝。自幸来依骠骑幕,如何又趣舍人装。

云霄去路日千里,萍梗微踪天一方。独有此心无远近,岁寒犹欲试冰霜。


分韵送胡丈归建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押先韵
题注:原作康,据《新安文献志》卷五四改

先生高卧武夷巅,一旦趋朝岂偶然。报国自期如皦日,归田曾不待来年。

怀铅共叹杨雄老,鞭马今输祖逖先。册府风流久寥落,送行始复有诗篇。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