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60—814
唐扶风平陵人,字丹列。窦牟弟。擢进士第,以处士客隐毗陵。德宗擢为左拾遗。与王叔文不合。宪宗即位,出为唐州刺史。李吉甫与群善,召为吏部郎中。及用人论不合,乃怨吉甫。坐事将诛,赖吉甫救得免。出为黔中观察使。迁容管经略使。召还道卒。与兄窦常、窦牟、弟窦庠、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
生卒:765—814
字丹列,排行三,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父叔向,有诗名。群隐居常州,从啖助门人卢庇习《春秋》。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征为左拾遗,迁侍御史、膳部员外郎。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唐州刺史,改山南东道节度副使。二年召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三年出为黔中观察使,六年贬开州刺史,八年移容管经略使。九年召还朝,卒于路。生平事迹见褚藏言《窦群传》,新、旧《唐书》本传。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群及兄常、牟,弟庠、巩诗各1卷。《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群(760-814),字丹列,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初,隐居毗陵。贞元十年,诏征天下隐居丘园不求闻达之士,郡守韦夏卿表荐之,不报。十八年,夏卿为京兆尹,复荐之,授左拾遗,迁侍御史知杂。永贞中,自驾部员外郎出为唐州刺史。元和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三年,与吕温、羊士谔摭拾宰相李吉甫阴事告之,辞多不实,贬黔中观察使。坐十洞蛮反,贬开州刺史,移容管经略使。诏还朝,道卒。大中中,褚藏言编群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全唐诗》存诗二十三首。
黔中书事(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萧韵
万事非京国,千山拥丽谯。佩刀看日晒,赐马傍江调。
言语多重译,壶觞每独谣。沿流如著翅,不敢问归桡。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先韵
引用典故:弹冠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北地(一作容州)(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尤韵
引用典故:忘忧
何事到容州,临池照白头。兴随年已往,愁与水长流。
僶俯思逋客,辛勤悔饭牛。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雨后月下寄怀羊二十七资州(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佳韵
引用典故:三岁字
夕霁凉飙至,翛然心赏谐。清光松上月,虚白郡中斋。
置酒平生在,开衿愿见乖。殷勤寄双鲤,梦想入君怀。
草堂夜坐(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青韵
引用典故:少微星
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勿谓相去远,壮心曾不停。
经潼关赠宇文十(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真韵
引用典故:弓旌弃繻
古有弓旌礼,今徵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观画鹤(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支韵
引用典故:乘轩冲天羽华亭
华亭不相识,卫国复谁知。怅望冲天羽,甘心任画师。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麻韵
白发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自怜悟主难归去,马上看山恐到家。
中牟县经鲁公庙(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东韵
题注:尝修名臣略,系司徒公。
引用典故:蒲车
青史编名在箧中,故林遗庙揖仁风。还将文字如颜色,暂下蒲车为鲁公。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阳韵
引用典故:沧浪孟光佣书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春雨(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歌韵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送内弟袁德师(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先韵
南渡登州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赠刘大兄院长(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虞韵
万年枝下昔同趋,三事行中半已无。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假日寻花(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麻韵
引用典故:武陵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枝枝如雪南关外,一日休闲尽属花。
自京将赴黔南(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一作自京师将赴黔南)。(一作窦巩诗)
风雨荆州二月天,问人初雇峡中船。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
东山月下怀友人(唐·窦群)
五言排律押阳韵
引用典故:鸡口
东山多乔木,月午始苍苍。虽殊碧海状,爱此青苔光。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佳人梦馀思,宝瑟愁应商。
皎洁殊未已,沈吟限一方。宦情哂鸡口,世路倦羊肠。
彼美金石分,眷言兰桂芳。清晖讵同夕,耿耿但相望。
雪中遇直(唐·窦群)
押微韵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时兴(唐·窦群)
押药韵
引用典故:烂柯
夙心旷何许,日暮依林薄。流水不待人,孤云时映鹤。
濛濛千万花,曷为神仙药。不遇烂柯叟,报非旧城郭。
题剑(唐·窦群)
押真韵
引用典故:人情挂剑绕指断佞臣书绅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鍊师(唐·窦群)
押支韵
引用典故:琼枝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奉酬西川武相公晨兴赠友见示之作(唐·窦群)
押阳韵
引用典故:隙驷返魂香
碧树分晓色,宿雨弄清光。犹闻子规啼,独念一声长。
眷眷轸芳思,依依寄远方。情同如兰臭,惠比返魂香。
新什惊变雅,古瑟代沈湘。殷勤见知己,掩抑绕中肠。
隙驷不我待,路人易相忘。孤老空许国,幽报期苍苍。
晨游昌师院(唐·窦群)
押质韵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唐·窦群)
押真韵
题注:《毗陵志》云:“贞元四年,群与晦伯、遐景同宿慧山寺,赋诗题壁。群再至,则王已殂谢,复留跋于后,李蘧为刻石勒其事。”
引用典故:濯缨
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
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信此澹忘归,淹留冰玉邻。
黔中书事(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萧韵
万事非京国,千山拥丽谯。佩刀看日晒,赐马傍江调。
言语多重译,壶觞每独谣。沿流如著翅,不敢问归桡。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先韵
引用典故:弹冠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北地(一作容州)(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尤韵
引用典故:忘忧
何事到容州,临池照白头。兴随年已往,愁与水长流。
僶俯思逋客,辛勤悔饭牛。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雨后月下寄怀羊二十七资州(唐·窦群)
五言律诗押佳韵
引用典故:三岁字
夕霁凉飙至,翛然心赏谐。清光松上月,虚白郡中斋。
置酒平生在,开衿愿见乖。殷勤寄双鲤,梦想入君怀。
草堂夜坐(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青韵
引用典故:少微星
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勿谓相去远,壮心曾不停。
经潼关赠宇文十(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真韵
引用典故:弓旌弃繻
古有弓旌礼,今徵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观画鹤(唐·窦群)
五言绝句押支韵
引用典故:乘轩冲天羽华亭
华亭不相识,卫国复谁知。怅望冲天羽,甘心任画师。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麻韵
白发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自怜悟主难归去,马上看山恐到家。
中牟县经鲁公庙(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东韵
题注:尝修名臣略,系司徒公。
引用典故:蒲车
青史编名在箧中,故林遗庙揖仁风。还将文字如颜色,暂下蒲车为鲁公。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阳韵
引用典故:沧浪孟光佣书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春雨(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歌韵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送内弟袁德师(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先韵
南渡登州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赠刘大兄院长(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虞韵
万年枝下昔同趋,三事行中半已无。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假日寻花(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麻韵
引用典故:武陵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枝枝如雪南关外,一日休闲尽属花。
自京将赴黔南(唐·窦群)
七言绝句押先韵
题注:(一作自京师将赴黔南)。(一作窦巩诗)
风雨荆州二月天,问人初雇峡中船。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
东山月下怀友人(唐·窦群)
五言排律押阳韵
引用典故:鸡口
东山多乔木,月午始苍苍。虽殊碧海状,爱此青苔光。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佳人梦馀思,宝瑟愁应商。
皎洁殊未已,沈吟限一方。宦情哂鸡口,世路倦羊肠。
彼美金石分,眷言兰桂芳。清晖讵同夕,耿耿但相望。
雪中遇直(唐·窦群)
押微韵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时兴(唐·窦群)
押药韵
引用典故:烂柯
夙心旷何许,日暮依林薄。流水不待人,孤云时映鹤。
濛濛千万花,曷为神仙药。不遇烂柯叟,报非旧城郭。
题剑(唐·窦群)
押真韵
引用典故:人情挂剑绕指断佞臣书绅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鍊师(唐·窦群)
押支韵
引用典故:琼枝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唐诗纪事》
群与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韵语阳秋》
唐窦常、牟、群、庠、巩兄弟五人,四人擢进士,独群客隐毗陵,因韦夏卿屡荐始入仕,皆诗人也。……兄弟中独群诗稍低,又不得举进士,而位反居上。巩诗有《放鱼诗》云“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岂非为群而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