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明·来集之·诗词作品

明浙江萧山人,字元成,号倘湖樵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安庆府推官,迁兵部主事。所著甚多。有《读易隅通》、《卦义一得》、《易图亲见》等。又作杂剧《碧纱笼》、《女红纱》等六种。

明·来集之·诗词作品
赠吴半壁(明·来集之)
七言绝句押先韵

养鹤栽松共几年,故人茅屋万峰前。只应谷口移云住,满洞桃花隔钓船。


应天长 江东遗事共十首 其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陈寒山夫子殉难天台云封寺,既命家僮置榇,自作年谱、生祭文,并志其圹。又作书别诸相知,啸咏竟日,赴水。家僮救之,服卤得吐,乃欢然若无事者。家僮散,仍遍就经。

天台高万仞,可手摘星辰。降生才子。瀑布飞流,直泻海门雄恣。

胸中三万卷,付彩笔、散成珠绮。真倜傥,花里安禅,酒边论史。

花悬琴心静,进夙夜寅清,秩宗司礼。大厦难支,自问臣心无二。

东湖有樵者,留一水清清相俟。临撒手,朗诵长篇,楷书浓字。


其二(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孙硕肤夫子,其先以抚军阻宸濠逆谋而死义,谥忠烈者,乃高祖也。夫子初登贤书,即梦国初丁丑状元周信同宴。阅丁丑擢礼闱,仅列二甲。又初出仕时,卜之关神,有曰北山门外好安居。及殉义,卜葬其山。曰北门山,与周信之墓相去咫尺。

黄河来星宿,溯一脉根株,枝枝叶叶。子孝臣忠,定有家风延接。

宸濠初发难,最气壮、抚军殉侠。清白吏,燕翼贻谋,文章廉节。

雄才思报国。便协左中枢,扫清气孽。义愤投戈,不愧先人忠烈。

北门符好梦,恨陨志、出师未捷。真不朽,夕汐朝潮,吐吞雄杰。


其三(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宗宪刘念台先生,首议国本,罹珰祸,归而讲学稽山,意萧然也。留都有阮郎归、刘郎去之谣。闻国难,遂绝粒,勺水不入口者七日,衣冠整肃而卒。

先生清风节,肯借色权珰。鲁公争座。国本关心,屡为封章婴祸。

漫漫何时旦,早拂袖、稽山高卧。书院静,濂洛薪传,孔颜心课。

天河颓莫挽,尚总正台班,绸缪江左。刘阮相逢,难认阮郎归路。

西山日已迫,天下老、单耽清饿。紧认定,大义君臣,死而无堕。


其四(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中丞忠湣祁世培先生,闻国难,悲伤痛悼,涕泣沾巾。日坐卧园中,若有所计量,听者不得闻知,子弟虞有他变,侍之日夜不休。先生即更哑哑笑言,命趣驾,载筐实,如将有适者。子弟喜,稍稍散去。其夜作书决家人,诫厚葬,自赞小像,乃赴水死。及旦,子弟见室阒无人,从几上得书,溯洄从之,则宛在水中央,趺跏而坐。

园中疑半圮,见茂荫森森,肃然乔木。吾道非即,涕破土堆成绿。

忠魂骑箕尾,渺下界、烟村华屋。刚八尺,卧首丰碑,无人堪读。

姑苏遗爱在,念豸绣当胸,逢奸须触。一水溶溶,潇洒便归鱼腹。

汨罗千古意,又莫用、怀沙悲鵩。还剩得、忧国心肠,远山眉蹙。


其五(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宗伯余武贞先生,以春秋起家,天启乙丑,胪传第一名及第。

状元天下福,问不愧科名,是何人者。绝大文章,不难力追风雅。

春秋宣圣笔,明大义、当支大厦。君不见,劲草惊风,生金愁冶。

偏安且正统,奈鸟啄延秋,鬼忘曹社。卷土江东,未见八千喑哑,山河等飘絮,听七尺、浮沉浪打。

胪唱晓,曾占鳌头,骑鲸去也。


其六(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武宁伯王九如先生,国难时,煤山随先帝同缢。司礼秉笔内监王承恩,乃亲兄也。唐诏颁,拒之甚力者,惟先生与东阳相公为甚。先生衣蟒玉,乘八座,叩苏抚请死。时苏抚疏,有王某不肯剃发更衣之语。临刑神色不变,行至大忠桥,即呼曰:此桥名大忠,是吾尽命之所,尚安之,遂不行。于此毕命焉。

英雄古国士,竖旗影摩天,西陵渡口。浪卷鸱夷,我奠江心杯酒。

邻邦书一纸,心似铁、金堆如斗。天莫问,云暗龙愁,月明鼋吼。

甲申随大驾,只首记贤珰,无超其右。共试丹诚,真是弟兄恭友。

赐衣亲著在,一似与、发肤同受。含笑向、古大忠桥,孝陵前后。


其七(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督师大学士张玉笥先生,东阳人也。先生画战守之具于江口,至今有壁垒遗迹焉。

交山歌正气,遇朗月长吟,其人恒在。枯树东阳,便值霜风无改。

我来何处哭,按垒阵、天才英概。嗟驷介,河上逍遥,封疆都坏。

中枢闲兵事,把支手经纶,调元元宰。划定长江,认取天潢直派。

中流方击楫,叹战马、渡江飞快。谁不死,扰扰鸿毛,惟君如岱。


其八(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学士黄石斋先生,倚马万言,笔不加点,所著不啻等身。而《易象正》尤为奥秘。以论武陵相公不宜,夺情谪官江右。随江右抚军列荐,先帝震以党论,廷杖谪戍。孟长民曰:夫子在西库,始作《易二十四图》,又逮过北寺,毒痛之下,指节初续,又为《六十四象正》。昆山朱永明冒难入寺,亲为夫子栉沐,抄得是书。刘渔仲曰:方开府仁植,与先生同在西库,每与论诸象义,先生方就草作《二十四图》,锦衣著筐篮来请,方画一图未完,徐曰:吾作一图就逮耳。诸役不可,辄扶先生去。诸图翻播床下后去,仁植始掇拾藏之。

三天多破碎,叹周孔心源,今将灰废。漳海天才,窥见义皇真秘。

重门开理窟,喷纸上、六花飞堕。朋党论,有胆椒山,轰轰丹陛。

生还皆主德,便万里提戍,君恩天地。维彼陶唐,本是派分高帝。

端拨一片席,肯拱手、扬旌东指。大事去,热血盈腔,文章节义。


其九(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学士金正希先生,方马瑶草督师凤阳,招募黔兵,由江右经新安,淫虐居民。先生时团练乡勇,即帅赴斗,黔兵歼焉。督师疏纠之,上鉴其诚,即起先生修撰。后国变,率先倡义,为兴复计,惜时不可为。及被难,方巾素衣,瞑目南向坐,不与将帅交一言。

新安高六岭,号天堑雄关,峨峨云表。国有人焉,共仰木天遗老。

丹诚团义勇,剪悍旅、伤除瑶草。遭大难,被发穷荒,怆呼重昊。

士绅半奸细,尚独力当关,难支群豹。方袖乌巾,此一人强哉矫。

吾终载吾发,入九地、犹应含笑。天下事,男子争奇,痴儿难了。


其十(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诸生王毓耆、周卜年,及予内弟杨雪门,俱以国变或水或兵,慷慨赴义,盖不可尽数也。

子衿担国是,纵口似悬河,色如谈虎。肉食无谋,未论绳枢蓬户。

砚田无寸土,天爵贵、玉吞珠吐。人竞笑,一领蓝袍,读书怀古。

从来学何事,肯屈膝强风,颜蒙昏雾。学校明伦,一死宁云无补。

浩然塞天地,令后学、慷慨歌舞。观物化,蜂拥从王,犬终护主。


金缕曲 哀江南(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划江而守,古有之矣。未及一载,悉委而去,谋之不臧,不得便咎诸天也。

今古英雄泪。滴向石头城,还胜长江清水。仅有河山堪收拾,为甚飘零倾圮。

禁不定、山翁闲嘴。但说著弘光年事,觉萧萧、满座寒风起。

最失策,比之匪。

高皇剑履松楸美。三百年重来帝子,非同宋杞。虎踞龙蟠养貔貅,依堑江淮表里。

不一载、穴穿蝼蚁。天未重昏人已梦,似盲棋著著皆眯眯。

谁宰相,彼哉彼。


金缕曲(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好逑窈窕,圣贤所不废也。而奉行者失之三吴,岂无佳选,复使两浙骚然。

倾国人何限。必第一蛾眉,始厌三千佳案。婺女无光薇垣外,但有清清河汉。

思若渴、求贤嗟惋。移把此情求窈窕,觉鼓钟、琴瑟调何晚。

室是远,偏其反。

贞娘桃叶空娇盼。已梦飞浣纱石上,夷光郑旦。怨女旷夫俱成配,仅许嫦娥闲晏。

更窃笑、三星光灿。何彼肃雍姝者子,甫黄金铸就黄裳范。

又是彩云飞散。


水龙吟 追痛燕京失陷(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燕京报陷,天地为昏,淋漓涕泗,不知所云。

妖星著地生芒,天倾未补西风恶。贪夫钱树,文臣蜗战,原来都错。

日惨无红,云颓尽黑,城崩四角。岂千年神器,归于草窃,十八子、真胡作。

多少王孙陌路,泣披离、不如乌鹊。杨枝腰细,莲花足软,可怜绰约。

弓挂梅梢,马眠藤架,谁家池阁。问煤山、当日龙髯下坠,何人攀却。


水龙吟(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历观史书,亡国者不一,而惨烈如怀宗者,几人哉。

巢倾岂有完雏,蔓枝弱草知何许。降■一片,青衣衔璧,贻羞终古。

狠孟婆儿,初生茸母,伤心禾黍。笑臣于此座,江南亦设,举一爵、歌侬汝。

皇祖曾遗三尺,看苍天,曾无张主。惟勤且俭,兼神又武,胡为劳苦。

破碎山河,烟尘宫阙,不堪重补。只堂堂烈烈,英魂一线,尝临风雨。


无俗念 咏无言桃李(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桃霞散绮,又李花、飞出密云浓雪。白白红红巧掩映,万朵千条相接。

鹘叫归来,鸠呼布谷,我自无言说。天然色相,胜人不在饶舌。

杏林已订朋交,梨云作妹,杨柳为奴妾。画舫香车,春富贵、独佔清明时节。

方朔成偷,老君认姓,硕果留清绝。庄生说梦,何妨身是蝴蝶。


念奴娇 赠孝廉乐顾弟四旬(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孝廉十载,阁升沉千变,几多陵谷。滚滚公车皆北向,偏我连年雌伏。

一径三松,一庭五柳,一亩千竿竹。杖藜随处,看山芒鞋道服。

小楼昨夜西风,园林开遍,丹桂芙蓉菊。摘得红鲜来水面,堪厌满盘金粟。

举手持螯,开喉对酒,闲唱无腔曲。遗民传里,高风推九畴五福。


百字令 江中晚渡乘潮而过(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飞■轻快,乘晚渡、岂止孤如一叶。渺渺无垠,樯橹外、瞠目乱山层叠。

风鼓潮先,浪催潮后,潮到真雄捷。吴儿千个,个个开船延接。

我乃放乎中流,平生仗忠,信临危击楫。百■千支喜柁夫,信手从容中节。

似没似浮,既颠又定,■侧还安帖。须臾到岸,回头又觉天阔。


木兰花慢 赠林君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莳花兼饭犊,蓬户外,草深深。只麋鹿为盟,松篁作友,泉石成邻。

有朋远来相问好,烟霞风味一儒巾。赠我冰心一片,看君道气千寻。

书中原有古人情。隐跃到于今。把离骚配酒,忠经孝史,歌哭同声。

有言临歧持赠,顾多方珍重此闲身。天地中间有我。

圣贤付托何人。


满庭芳 吴江道中(明·来集之)
押尤韵
题注:壬午作

山翠千重,天云一抹,太湖边畔行舟。征■历历,来往两无休。

总为蜗名蝇利,问谁个、得自夷犹。都输与,斜阳渔叟,早晚一羊裘。

飕飕。见两岸,酒旗高挂,野屋人稠。借三杯消冷,兼润诗喉,因想三吴往事,有多少、名士风流。

停■后,故人不见,烟草满汀洲。

满庭芳 泊雪王江泾(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密雪披撕,同云羃匝,寒江未可通篙。孤村三两,衰柳傍危桥。

道上渐稀行旅,一望里、黯黯潇潇。关心处,故园墙角,几树老梅条。

飘飖。对一座,江山好景,有笔难描。怎肯把诗情,辜负今朝。

倩取王维旧谱,略添上、几叶芭蕉。寒威峭,鈩烟镫火。

危坐到中宵。


水调歌头 赠郭汾又蜀人(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梅雨岑岑地,野水尽平田。叩门是我,汾又捉臂欲潜然。

我有清泉苦茗,佐以旧菘新韭,不用杖头钱。世路难如此,对酒且催干。

须眉在,镫影下,未须怜。■冠野服,不恨霜雪上华颠。

君向中原千里,遗下一丘一壑,风月要人看。传语诸同志。

无梦到长安。


蕙兰芳引 寿吴尔炽(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秋色高寒,见池馆、澹烟空阔。正闭户摊书,良友飞来云劄。

寒温不叙,但索我、临池挥抹。道新词可口,寄与知音同阅。

渔跃葭汀,蛩吟草砌,都堪题跋。更点破秋容,几朵芙蓉木末。

君情似我,无人堪说。但夜阑,长对一天秋月。


醉蓬莱 沈石田雪景(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看槎枒古树,劲骨撑天,乱遮茅屋。茅屋低垂,屋里人幽独。

坐对残书,博山鈩冷,渐寒生肌粟。何处梅花,推窗望眼,江天寂寞。

剩有孤松苍鳞,短发尚费精神,堆青抹绿。俯仰乾坤,劲草标芳躅、不写渔蓑,酒旗村杏,扫尽三分俗。

一段清严,岁寒心事,端的谁属。


燕台春 林君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我有蓬心,君偏蕙质,与君日日论文。莫挽颓波,江河渐就沉沦。

斯文大雅谁存,但兰台、班马贞淫。自别河梁,苏李忠佞当分。

中书毛颖,煞有锋棱,客卿子墨,饱满经纶。男儿七尺,生来骨性千云。

太极单圈,阴阳四段,吾道愿尊。与谁云。这一堆故纸,著什纷纭。


新荷叶 咏锦边莲(明·来集之)
押支韵
题注:壬午作

国色天然,偏教妆样参差。玉刻无瑕,丹绯一晕生姿。

清閒好,无心著粉,那更添脂。厌厌梦倦,枕痕长记相思。

雅澹衣裳,锦裙偶露边丝。莹白肤颜,舌尖吐出些儿。

碧天如洗,半钩挂、新月眉齐。须持赠与,隽新清逸之诗。


洞仙歌 赠仁和令张玉甲(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湖光可掬。正秋光澄绿。折得荷花香不俗。更西风吹满、万亩黄云,刚处暑,共报田家雨足。

此邦真乐土,烽火无惊,时见啼禽在修竹。试问涌金门外、月如何,七夕后、银河先复。

把公事、湖中尽完来,用汝作盐梅、调羹黄屋。


天香(明·来集之)
押纸韵
题注:壬午作
圣源侄过斋头,问近日读书何所。圣源作韵语云:天雨祠堂,天晴塔庙。因演二语以勖之。

天雨祠堂,天晴塔庙,朝朝抱却残纸。白粥疏脾,黄■清肺,不甚太劳牙齿。

谁堪下酒,雪案上、几张汉史。自古君臣相遇间,其难如此。

仰面去天尺只。伴纱窗、风姨月姊。听我读书,韵羽宫商征,人道陈平长贱,甚金榜、无名罗才子。

不信滕王,有时风驶。


雨中花慢 雨中自排马湖归(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全未分明,疑水疑山,望中一片平芜。看蜻蜓软翅,蝴蝶沾须。

翼重鸢飞忒忒,肩寒鹭立趄趄。笑新诗口滑,墨气浮天,罩定葫蒲。

前村未远,吾庐闲在,庐中贮有琴书。浑未识、茫茫身世,一半含糊。

往事回旋若梦,新怀历落多疏。旁人若问,玄真何处,多在重湖。


汉宫春 赠汪仲昌 仲昌盖己卯副榜同门,今自安庆来访,其兄如之,与予同榜孝廉(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千里飞帆,带皖江风色,远渡钱塘。正好荷叶帖绿,梅弹悬黄。

端阳初过,吊湘魂、再整馀觞。捉手臂、临风剪烛,相与閒话西窗。

忆昔君家兄弟,我叨陪立雪,待罪名帮。霎时城生驼棘,海长田桑。

神情面孔,满人间、改尽炎凉。十载后、今馀尔我,依然似雪肝肠。


画堂春 和赠林君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芙蓉七尺钓生铓。平生拂拭昂藏。端居砚北对南窗。

高拥缥缃。千里携琴相访,雄谈时事悲凉。谁与抵澜狂。

江海汪洋。惟君笔力巨如杠,挥毫金玉铿锵。镕金铸古积篇章。

可等身量。诛佞褒忠品藻,几多铢两低昂。字字挟风霜。

历久弥光。


鹊桥仙 七夕雨(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人间士女,天边星宿。共喜道、佳期今夕。凉风吹雨自西来,恐银汉、波翻浪隔。

人间瓜果,天边鳷鹊。各劳扰、不知何极。云情雨意仅中宵,忆别后、泪沾襟湿。


鹊桥仙(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流光易渡,彩云易散。忆去岁、此时留恋。情浓一夕可千年,何况得。

频年相见。

牛停轭解,梭抛机卷。话多少、会欢离怨。也欢也怨也含羞,央及煞、微云遮面。


鹊桥仙 五旬自寿,时癸巳三月十九日(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尪尪七尺,乖乖八字,最是逢人多怪。药鈩书卷父关心,今半百兮、父安在。

为官腰懒,耕田手研,没个安閒清快。青山当户晓阴浓,每进酒、母兮年迈。


鹊桥仙 辞演戏(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草衣木屐,台冠藜杖,我亦逢场作戏。为生为旦怎排场,鼻柱上、怕添墨滓。

苏秦印缺,班超笔软,付与太平诸子。凭他妆点古英雄,单学个、鸱夷钓叟。


鹊桥仙 辞画屏(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重湖含镜,远山堆髻,不用人问笔墨。我身渺渺一孤鸿,偶踏雪、爪痕伸缩。

云林意淡,仲圭气厚,难写遗民心曲。除非添我一蓑衣,好蘸破、严陵空绿。


行香子 冬日栖山有感(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天赋顽呆。时运偏乖。但相逢、少正多歪。东奔西撞,苦矣劳哉。

笑马头尘,蝇头字,虎头牌。

一脚抛开,撒手回来,冷潇然、石屋茅斋。闲风闲月,任意徘徊。

看满山松,当门竹,山墙梅。


渔家傲 宿明觉寺,见韩仲求所作渔家傲词,因次其韵(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轮蹄古驿无昏晓。山寺闲僧忙到老。短衣邮卒雕羽皂。

高声报。官人未到头行到。

金刚劈奴驴儿叫。钵衣剩饭寒山笑。名缰牵我红尘道。

才一觉。窗外啼鸡催又早。


临江仙 过鉴湖(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八月鉴湖如鉴平,画桥撑出香舲。采莲女子忒惺惺。

手拈莲蕊,清唱一声声。

遥指越王宫殿处,当年曾贮倾城。鸳鸯睡闻碧波轻。

采莲归也,明月满前汀。


太常引 寄赠梁大将军,时寓湖上(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满湖秋水绿盈盈。湖上小茅亭。一剑一横琴。跨短卫、疏林晚晴。

古来豪士,奇情逸致,偏喜狎鸥盟。是必慰苍生。可久卧、葫芦远汀。

南乡子 其一 咏红叶(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隔岸看奇峰。雨后胭脂一色同。检点峰头三百树,通红。

半是棠梨半古枫。

落照水之东。历望人家共几重。便是佳人清晓立,青铜。

满点丹唇向碧空。


其二 咏红叶(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古树发奇葩。问是何花不是花。疑是素娥丹鼎熟,朱砂。

抛向枝头作绛霞。

谁种故侯瓜。冷落人种真可讶。造化颇嫌秋意澹,增加。

渲染殷红晚愈佳。


其三 咏红叶(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翠嶂变丹崖。乌桕鸡枫斗丽华。秋水正同天一色,难遮。

孤鹜前头是落霞。

略略点霜花。辞树归根向水涯。怨女拾来颠倒看,名家。

好句题愁愁转加。


杏花天 送章含可计偕北山(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鉴湖双桨樟亭渡。鸿雁征南人北去。珊瑚鞭影斜阳暮。多少梅花驿路。

文章声价高千古。丽日延英亲对取。泥金帖上传佳话。红杏花开春雨。


唐多令 题画村居(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江上旧青山。松根长掩关。数年来、奔走尘寰。松上黄鹂相助语,问居士、几时还。

此意久阑珊。归来好是闲。试评途、万壑千岩。添我一身云树下,与鹿豕、共痴顽。


减字木兰花 即事(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春来无事。日未穿窗莺唤起。刚欲敲诗。便取庭花作了题。

几多好句。半从风雨模糊去。与客谈今。若引邸抄便俗人。


菩萨蛮 咏美人食樱桃(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佳人本是樱桃口。樱桃入口相涵受。一破一完全。两红相斗妍。

半觉珊瑚脆。又如珠欲碎。吹气胜于兰。流红绕齿间。


菩萨蛮 咏美人食梅(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雕篮堆满青梅颗。拈来信手两三个。惯的把梅攒。贪他一点酸。

倚阑闲坐久。渐觉香生手。枝上有啼鸠。将来作弹丢。


风入松 咏松风(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泠泠清响发遥岑。取次入寒衾。三更正稳幽人梦,恰犁然、有当于心。

樵子不知受用,空山空有嘲禽。

化工妙手抚遗音。细细弄青针。长安尘土十万斛,数年来、积满裾襟。

一夜西风吹去,凭君高卧山阴。


风入松 咏松月(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龙蛇张爪攫空蒙。碧汉漾青铜。飞来海上双栖鹤,舞婆娑、姿媚玲珑。

为问嫦娥近远,原来只尺琼宫。

藤萝袅袅系条松。带佩整从容。臒臒瘦影常回顾,冷萧疏、不受秦封。

我有千寻傲骨,不妨明月相同。


风入松 咏松雪(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苍然古气入云霄。物运每相扰。霜欺雨打风偏斗,连宵又、雪压枝稍。

当日仅容公等,岁寒独有吾曹。亭亭三径出蓬蒿。

铁脊果坚牢。笑他拗断东园竹,元来也、一冷难熬、脏腑久成莹白,经今洗髓煎毛。


风入松 咏松云(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山人石窟种芝田。松树对床眠。夜来一朵飞为伴,周遮看、非雾非烟。

白鹿饥餐空影,苍龙卧湿鳞髯。

阳台何苦梦神仙。舒卷任悠然。山中只可自怡悦,无心更出岫知还,不向人间作雨,苍生注望经年。


鹤冲天 赠淳安令罗公倬(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梅雪尽,柳烟新。花县喜逢春。栽花兼得种深仁。万口祝庄椿。

青山小白云渺。琴罢却看飞鸟。官衙吹到子陵风。

瘦马课郊农。


谢池春 赠戚价人门生(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世上勋名,不许莽人轻做。须到精心担荷。惊波骇浪,欲试如何可。

望前途、真茫茫个。振衣万仞,独把清风眠坐。笑看纷纷蚁蜾,岂但文章,不袭前人唾。

俱难丢、本来之我。


南歌子 冬日新婚(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梅蕊堪题句,河冰欲语人。西风洌洌卷埃尘。只有洞房花烛、别生春。

新妇钗头凤,文人笔下麟。双双依约是仙真。记得碧桃花下、古缘因。


青玉案 题沈石田雪景(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垂垂风雪江南路。占断蒹葭浦。八尺短篷何处去。

孤村茅屋,草桥断岸,不见旗帘舞。同云漠漠天先暮。

天也将无误。故把寒威欺澹素。梅花清冷,琴囊寂寂,想有袁安卧。


玉楼春 雨过山景大佳,遂凭空嘿对许久,忽而神思摇摇(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窗外松篁初过雨。半天爽气开烟雾。狂怀无计奈花飞,倚楼独自和莺语。

偏是春来无意绪。只身没个安排处。泉流一派送愁来,山围四面萦愁住。


西江月 题画(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流出清清溪水,吹来霭霭松风。琴囊剑匣五花骢。

聊与溪桥相送。

白云一片两片,青山千重万重。无忘此意更相从。

窗外梅花同共。


清平乐 题青鸟传音图(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青青双鸟。飞出蓬莱岛。绣阁深闺谁可到。侥倖传来信好。

虽云丽质如仙。那能奋翮冲天。试问蟠桃花下,摘来还是何年。


卜算子 庚辰新正史村席上口占(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风雨足新年,舟舣河之浒。把酒相看未厌时,窗外梅花朵。

行色正催人,欲往无由住。为问长安今若何,宫柳随风舞。

千秋岁 寿词(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飞珠走玉。沉泛杯中醁。介眉寿,迓多福。祥云天半绕,集庆人间足。

须知道,榴花不是寻常煜。

乐奏瑶池曲。紫烟来鸑鷟。阑麝佩,花帽簇。闲中岁月小,笑里乾坤促。

千百岁,收来未磬蓬宫箓。


御街行 赠何彝仲北上(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江南江北多春草。春鸟啼归好。偏教游子片■飞,直北上、长安渺。

黄河线若,泰山拳似,胜景知多少。

丈夫有志须分晓。肯把柔肠绕。出门何处不天涯,独帝里、春光早。

御街柳色,上林花影,听取莺声巧。


沁园春 其一 题贾棋生江上新居,北直人旧令萧山(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江上园亭,聚峰楼阁,大雅萧疏。笑楚弓一把,谁亡孰得,越山千点,吾爱吾庐。

叠石移松,编篱护竹,又浚方塘学种鱼。柴门外,看剩盈■韭,水绕茨菰。

室中惟有图书。更棋栖琴囊景味迂。喜闭门蒲团,鈩香自得,良朋车辙,村酒堪酤。

耳热酒酣,予唱汝和,搔首乾坤一梦馀。家常事,是大人所学,君子之儒。


其二 题贾棋生江上新居,北直人旧令萧山(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燕赵悲歌,金陵怀古,到此蒹葭。喜盈庐松竹,皆分召荫,绕阶兰菊,皆是潘花。

子妇壶浆,儿童竹马,此后真成邻舍家。相惊叹,道今居野筑,前此官衙。

四围山色无遮。听入户江声早晚哗。自五噫噫后,声声带泪,六歌歌罢,字字生嗟。

南海茫茫,北云渺渺,此身谁地不天涯。休回首,望中原战马,何处桑麻。


其三 题贾棋生江上新居,北直人旧令萧山(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排马湖边,越王城下,长河远村。览江庐许刹,思量六代,桃源渔浦,追忆虞秦。

东吊蠡谋,西凭胥怒,还溯桐江觅钓纶。缗扁舟,去访六千君子,倘有遗人。

鉴湖原属闲身。好芦叶丛中乌角巾。趁早霞初挂,独留丽句,秋风未起,先荐湘莼。

果熟杨家,厨烹鸷鸟,更卢橘含桃品味新。云岩寺,恰古称西隐,与子沉沦。

赠吴半壁(明·来集之)
七言绝句押先韵

养鹤栽松共几年,故人茅屋万峰前。只应谷口移云住,满洞桃花隔钓船。


应天长 江东遗事共十首 其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陈寒山夫子殉难天台云封寺,既命家僮置榇,自作年谱、生祭文,并志其圹。又作书别诸相知,啸咏竟日,赴水。家僮救之,服卤得吐,乃欢然若无事者。家僮散,仍遍就经。

天台高万仞,可手摘星辰。降生才子。瀑布飞流,直泻海门雄恣。

胸中三万卷,付彩笔、散成珠绮。真倜傥,花里安禅,酒边论史。

花悬琴心静,进夙夜寅清,秩宗司礼。大厦难支,自问臣心无二。

东湖有樵者,留一水清清相俟。临撒手,朗诵长篇,楷书浓字。


其二(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孙硕肤夫子,其先以抚军阻宸濠逆谋而死义,谥忠烈者,乃高祖也。夫子初登贤书,即梦国初丁丑状元周信同宴。阅丁丑擢礼闱,仅列二甲。又初出仕时,卜之关神,有曰北山门外好安居。及殉义,卜葬其山。曰北门山,与周信之墓相去咫尺。

黄河来星宿,溯一脉根株,枝枝叶叶。子孝臣忠,定有家风延接。

宸濠初发难,最气壮、抚军殉侠。清白吏,燕翼贻谋,文章廉节。

雄才思报国。便协左中枢,扫清气孽。义愤投戈,不愧先人忠烈。

北门符好梦,恨陨志、出师未捷。真不朽,夕汐朝潮,吐吞雄杰。


其三(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宗宪刘念台先生,首议国本,罹珰祸,归而讲学稽山,意萧然也。留都有阮郎归、刘郎去之谣。闻国难,遂绝粒,勺水不入口者七日,衣冠整肃而卒。

先生清风节,肯借色权珰。鲁公争座。国本关心,屡为封章婴祸。

漫漫何时旦,早拂袖、稽山高卧。书院静,濂洛薪传,孔颜心课。

天河颓莫挽,尚总正台班,绸缪江左。刘阮相逢,难认阮郎归路。

西山日已迫,天下老、单耽清饿。紧认定,大义君臣,死而无堕。


其四(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中丞忠湣祁世培先生,闻国难,悲伤痛悼,涕泣沾巾。日坐卧园中,若有所计量,听者不得闻知,子弟虞有他变,侍之日夜不休。先生即更哑哑笑言,命趣驾,载筐实,如将有适者。子弟喜,稍稍散去。其夜作书决家人,诫厚葬,自赞小像,乃赴水死。及旦,子弟见室阒无人,从几上得书,溯洄从之,则宛在水中央,趺跏而坐。

园中疑半圮,见茂荫森森,肃然乔木。吾道非即,涕破土堆成绿。

忠魂骑箕尾,渺下界、烟村华屋。刚八尺,卧首丰碑,无人堪读。

姑苏遗爱在,念豸绣当胸,逢奸须触。一水溶溶,潇洒便归鱼腹。

汨罗千古意,又莫用、怀沙悲鵩。还剩得、忧国心肠,远山眉蹙。


其五(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宗伯余武贞先生,以春秋起家,天启乙丑,胪传第一名及第。

状元天下福,问不愧科名,是何人者。绝大文章,不难力追风雅。

春秋宣圣笔,明大义、当支大厦。君不见,劲草惊风,生金愁冶。

偏安且正统,奈鸟啄延秋,鬼忘曹社。卷土江东,未见八千喑哑,山河等飘絮,听七尺、浮沉浪打。

胪唱晓,曾占鳌头,骑鲸去也。


其六(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武宁伯王九如先生,国难时,煤山随先帝同缢。司礼秉笔内监王承恩,乃亲兄也。唐诏颁,拒之甚力者,惟先生与东阳相公为甚。先生衣蟒玉,乘八座,叩苏抚请死。时苏抚疏,有王某不肯剃发更衣之语。临刑神色不变,行至大忠桥,即呼曰:此桥名大忠,是吾尽命之所,尚安之,遂不行。于此毕命焉。

英雄古国士,竖旗影摩天,西陵渡口。浪卷鸱夷,我奠江心杯酒。

邻邦书一纸,心似铁、金堆如斗。天莫问,云暗龙愁,月明鼋吼。

甲申随大驾,只首记贤珰,无超其右。共试丹诚,真是弟兄恭友。

赐衣亲著在,一似与、发肤同受。含笑向、古大忠桥,孝陵前后。


其七(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督师大学士张玉笥先生,东阳人也。先生画战守之具于江口,至今有壁垒遗迹焉。

交山歌正气,遇朗月长吟,其人恒在。枯树东阳,便值霜风无改。

我来何处哭,按垒阵、天才英概。嗟驷介,河上逍遥,封疆都坏。

中枢闲兵事,把支手经纶,调元元宰。划定长江,认取天潢直派。

中流方击楫,叹战马、渡江飞快。谁不死,扰扰鸿毛,惟君如岱。


其八(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大学士黄石斋先生,倚马万言,笔不加点,所著不啻等身。而《易象正》尤为奥秘。以论武陵相公不宜,夺情谪官江右。随江右抚军列荐,先帝震以党论,廷杖谪戍。孟长民曰:夫子在西库,始作《易二十四图》,又逮过北寺,毒痛之下,指节初续,又为《六十四象正》。昆山朱永明冒难入寺,亲为夫子栉沐,抄得是书。刘渔仲曰:方开府仁植,与先生同在西库,每与论诸象义,先生方就草作《二十四图》,锦衣著筐篮来请,方画一图未完,徐曰:吾作一图就逮耳。诸役不可,辄扶先生去。诸图翻播床下后去,仁植始掇拾藏之。

三天多破碎,叹周孔心源,今将灰废。漳海天才,窥见义皇真秘。

重门开理窟,喷纸上、六花飞堕。朋党论,有胆椒山,轰轰丹陛。

生还皆主德,便万里提戍,君恩天地。维彼陶唐,本是派分高帝。

端拨一片席,肯拱手、扬旌东指。大事去,热血盈腔,文章节义。


其九(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学士金正希先生,方马瑶草督师凤阳,招募黔兵,由江右经新安,淫虐居民。先生时团练乡勇,即帅赴斗,黔兵歼焉。督师疏纠之,上鉴其诚,即起先生修撰。后国变,率先倡义,为兴复计,惜时不可为。及被难,方巾素衣,瞑目南向坐,不与将帅交一言。

新安高六岭,号天堑雄关,峨峨云表。国有人焉,共仰木天遗老。

丹诚团义勇,剪悍旅、伤除瑶草。遭大难,被发穷荒,怆呼重昊。

士绅半奸细,尚独力当关,难支群豹。方袖乌巾,此一人强哉矫。

吾终载吾发,入九地、犹应含笑。天下事,男子争奇,痴儿难了。


其十(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诸生王毓耆、周卜年,及予内弟杨雪门,俱以国变或水或兵,慷慨赴义,盖不可尽数也。

子衿担国是,纵口似悬河,色如谈虎。肉食无谋,未论绳枢蓬户。

砚田无寸土,天爵贵、玉吞珠吐。人竞笑,一领蓝袍,读书怀古。

从来学何事,肯屈膝强风,颜蒙昏雾。学校明伦,一死宁云无补。

浩然塞天地,令后学、慷慨歌舞。观物化,蜂拥从王,犬终护主。


金缕曲 哀江南(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划江而守,古有之矣。未及一载,悉委而去,谋之不臧,不得便咎诸天也。

今古英雄泪。滴向石头城,还胜长江清水。仅有河山堪收拾,为甚飘零倾圮。

禁不定、山翁闲嘴。但说著弘光年事,觉萧萧、满座寒风起。

最失策,比之匪。

高皇剑履松楸美。三百年重来帝子,非同宋杞。虎踞龙蟠养貔貅,依堑江淮表里。

不一载、穴穿蝼蚁。天未重昏人已梦,似盲棋著著皆眯眯。

谁宰相,彼哉彼。


金缕曲(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好逑窈窕,圣贤所不废也。而奉行者失之三吴,岂无佳选,复使两浙骚然。

倾国人何限。必第一蛾眉,始厌三千佳案。婺女无光薇垣外,但有清清河汉。

思若渴、求贤嗟惋。移把此情求窈窕,觉鼓钟、琴瑟调何晚。

室是远,偏其反。

贞娘桃叶空娇盼。已梦飞浣纱石上,夷光郑旦。怨女旷夫俱成配,仅许嫦娥闲晏。

更窃笑、三星光灿。何彼肃雍姝者子,甫黄金铸就黄裳范。

又是彩云飞散。


水龙吟 追痛燕京失陷(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燕京报陷,天地为昏,淋漓涕泗,不知所云。

妖星著地生芒,天倾未补西风恶。贪夫钱树,文臣蜗战,原来都错。

日惨无红,云颓尽黑,城崩四角。岂千年神器,归于草窃,十八子、真胡作。

多少王孙陌路,泣披离、不如乌鹊。杨枝腰细,莲花足软,可怜绰约。

弓挂梅梢,马眠藤架,谁家池阁。问煤山、当日龙髯下坠,何人攀却。


水龙吟(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序:历观史书,亡国者不一,而惨烈如怀宗者,几人哉。

巢倾岂有完雏,蔓枝弱草知何许。降■一片,青衣衔璧,贻羞终古。

狠孟婆儿,初生茸母,伤心禾黍。笑臣于此座,江南亦设,举一爵、歌侬汝。

皇祖曾遗三尺,看苍天,曾无张主。惟勤且俭,兼神又武,胡为劳苦。

破碎山河,烟尘宫阙,不堪重补。只堂堂烈烈,英魂一线,尝临风雨。


无俗念 咏无言桃李(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桃霞散绮,又李花、飞出密云浓雪。白白红红巧掩映,万朵千条相接。

鹘叫归来,鸠呼布谷,我自无言说。天然色相,胜人不在饶舌。

杏林已订朋交,梨云作妹,杨柳为奴妾。画舫香车,春富贵、独佔清明时节。

方朔成偷,老君认姓,硕果留清绝。庄生说梦,何妨身是蝴蝶。


念奴娇 赠孝廉乐顾弟四旬(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孝廉十载,阁升沉千变,几多陵谷。滚滚公车皆北向,偏我连年雌伏。

一径三松,一庭五柳,一亩千竿竹。杖藜随处,看山芒鞋道服。

小楼昨夜西风,园林开遍,丹桂芙蓉菊。摘得红鲜来水面,堪厌满盘金粟。

举手持螯,开喉对酒,闲唱无腔曲。遗民传里,高风推九畴五福。


百字令 江中晚渡乘潮而过(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飞■轻快,乘晚渡、岂止孤如一叶。渺渺无垠,樯橹外、瞠目乱山层叠。

风鼓潮先,浪催潮后,潮到真雄捷。吴儿千个,个个开船延接。

我乃放乎中流,平生仗忠,信临危击楫。百■千支喜柁夫,信手从容中节。

似没似浮,既颠又定,■侧还安帖。须臾到岸,回头又觉天阔。


木兰花慢 赠林君言(明·来集之)
题注:壬午作

莳花兼饭犊,蓬户外,草深深。只麋鹿为盟,松篁作友,泉石成邻。

有朋远来相问好,烟霞风味一儒巾。赠我冰心一片,看君道气千寻。

书中原有古人情。隐跃到于今。把离骚配酒,忠经孝史,歌哭同声。

有言临歧持赠,顾多方珍重此闲身。天地中间有我。

圣贤付托何人。


满庭芳 吴江道中(明·来集之)
押尤韵
题注:壬午作

山翠千重,天云一抹,太湖边畔行舟。征■历历,来往两无休。

总为蜗名蝇利,问谁个、得自夷犹。都输与,斜阳渔叟,早晚一羊裘。

飕飕。见两岸,酒旗高挂,野屋人稠。借三杯消冷,兼润诗喉,因想三吴往事,有多少、名士风流。

停■后,故人不见,烟草满汀洲。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