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大豆

释名
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大豆

气味
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
黑大豆:
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经过一天以上,服酒一升,厚盖被令稍稍出汗。如已噤口,可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酒中。产后亦宜照此服药以防风气,又消结血。
热毒攻眼,红痛、脸肿。用黑豆一升,分作十袋,沸汤中蒸过,交替着熨患处。
身面浮肿。用乌豆一升,加水五升煮成三升,再加酒五升,又煮成三升,分三次温服。不愈再服。又方:用乌豆煮至皮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腹中痞硬。用大豆半升、生姜作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水痢不止。用大豆一升(炒过)、白术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男子便血。用黑豆一升,炒焦,研为末,热酒淋过,去豆饮酒,极效。
一切下血。用黑豆在皂角汤中微浸,炒熟去皮,研为末,加炼猪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汤送下。
折伤、堕坠、瘀血在腹 。用大豆五升,加水一斗,煮汁成二升,一次服完。三服可愈。
牙齿疼痛。用黑豆煮酒,频频漱口。
胞衣不下。用大豆半升,加醇酒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大豆皮:生用,治痘疮目翳;嚼烂,敷小儿尿灰疮。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术
  • 释名亦名山蓟、杨 、 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术有白术、苍术两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一般用“术”...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钩吻
  •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气味辛、温、大有毒。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酒
  •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

  • 子部.本草纲目.果部·马槟榔
  •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主治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

  • 子部.本草纲目.土部·烟胶
  • 释名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主治牛皮血癣。用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三钱、花椒一钱半,共研为末,腊猪油调...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薄荷
  • 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 、金钱薄荷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主治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 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