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稻

释名
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稻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海外侨胞末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2浸洗三、五度,可愈。
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钩吻
  •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气味辛、温、大有毒。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大豆
  • 释名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气味黑大豆:甘、平、无毒。主治黑大豆: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术
  • 释名亦名山蓟、杨 、 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术有白术、苍术两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一般用“术”...

  • 子部.本草纲目.果部·马槟榔
  •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主治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

  •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酒
  •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

  • 子部.本草纲目.土部·烟胶
  • 释名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主治牛皮血癣。用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三钱、花椒一钱半,共研为末,腊猪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