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解释翻译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解释翻译

tiān xiàyǒudào , què zǒu mǎ yǐ fèn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tiān xiàwúdào , róng mǎ shēng yú jiāo 。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huò mòdàyú bù zhī zú ;

祸莫大于不知足;

jiù mòdàyú yùdé。

咎莫大于欲得。

gù zhī zú zhī zú , cháng zú yǐ 。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释翻译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时,用来打仗的马用来耕田种地。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无道时,用来打仗的战马都生于战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莫过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知足者感到满足,永远满足。

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

[长篇大论]

自然煮饭

一位凡夫向一位师父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师父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努力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师父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师父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师父问道:你刚才是怎样煮熟饭的呢?凡夫回答道:我就这样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顺其自然就煮熟饭了。

师父说道:你开始做饭的时候,是生米,你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凡夫恍然大悟道:原来创造奇迹并不神秘呀!

做,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女人的遐想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的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疑自己的丈夫呢?

妒妇说:当初和丈夫结为连理的时候,丈夫还是个穷光蛋,我是因为看中了丈夫的人品和能力才嫁给了他。可是今天的丈夫功成名就,事业上如日中天,为人豪爽大方,自然会成为众多女性的追求对象。而我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魅力大减了。

女人找对象就像买股票,妒妇说,你买到了垃圾股,心里非常沮丧;然而一旦买到了绩优股,心里更是忐忑不安。看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

弘光法师沉思了一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苹果。在展示给这个女人看了之后,弘光法师拿起了一把刀子,开始给苹果削皮。

大师说:这是一个好苹果,可是我怀疑这个苹果里面有虫子。说着,大师开始一圈圈地把苹果的果肉削掉。大师一边削,一边说:你看,我花了这么大心思寻找虫子,越是找不到,心里越急躁,削苹果的速度也就越快。

妒妇一边听一边点头,一直到最后,这个女人发现大师的手掌中只剩下了一个干巴巴的果核。

大师笑了。他说:你看,多么美好的东西,因为怀疑它有虫子,我一圈圈地削,削到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好苹果。所谓虫子,其实是不存在的。可是等我们明白的时候,苹果已经没有了,最终只能剩下一个干巴巴的果核。

注释出处

1、却:屏去,退回。

2、走马以粪:粪,耕种,播种。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3、戎马:战马。

4、生于效: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

 

  •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八十章原文解释翻译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

  • 子部.老子道德经.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原文解释翻译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原文解释翻译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

  • 子部.老子道德经.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原文解释翻译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解释翻译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

  • 子部.老子道德经.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原文解释翻译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