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孙子兵法.第二十讲、行军篇:别指望友军,好好培养自己的亲兵

第二十讲、行军篇:别指望友军,好好培养自己的亲兵

子部.孙子兵法.第二十讲、行军篇:别指望友军,好好培养自己的亲兵

重点金句解析

孙子曰: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这一讲继续讲《行军篇》,是我们《行军篇》的第三讲。

第一讲谈了几种不同地形的行军和宿营方法;

第二讲我们讲了侦察兵行动的32条法则;

这一讲我们谈养兵之道。 我们讲养兵之道其实也是在教大家怎么做领导,不管你是公司的老板,还是一个部门的经理或是一个小组的组长,你都要懂得养兵之道。

《孙子兵法》说: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兵力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不要盲目冒进,要能够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并判明敌情就够了。而要能够团结一致和判明敌情,关键在于你怎么取人,就是怎么选人。

选拔人才的两大要素

关于怎么取人,曹操讲了两点要素:

1. 一个是权力均, 权力要均衡;

2. 一个是厮养足,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豢养。

权力均衡是说你能驾驭你的部队。之前我们讲过兵力原则,似乎兵力是越多越好。但如果兵力多到超出了你的管理才能和驾驭能力,你指挥不了这么多兵,那就不是多多益善了。

韩信说他带兵是多多益善,十万、百万他都没问题,但是刘邦就只能带十万兵。对于刘邦的管理半径来说,十万就是临界点,超过了十万就是权力不均衡了,他就无法驾驭了。

养兵之道就是厮养之道

厮养足就是大家要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摸爬滚打。 你高高在上当领导,上战场的时候你叫大家去流血冲锋,那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厮养是一个重大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观念,要依靠自己内部内生的力量而不是靠外援。

在我们今天的企业经营上, 对外不要指望什么战略联盟。 经常有人说我们两三家公司联手起来,你放心,没有能联起来的,联手起来的也干不成事。

万达在搞电商的时候就联手了好几家公司,但是最后为什么没做成呢?另外一部兵书《尉缭子》里面说了这么一段话:

天下助卒,助卒就是来援助你的别人的兵,名为十万,其实不过数万,号称有十万,其实可能也就来了两三万;

其来兵者,派部队来支援你的国王,无不谓其将曰,都对他的大将说,无为天下先战,你别先冲上去,等他们先打。

企业发展战略也是一样,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 如果要和别的企业优势互补搞企业联盟,指望对方能帮助自己发展,那你最好是死了这条心。

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可以帮你,但你不能指望朋友。

很多人每天跑各种场子希望认识人,其实你要是自己有点本事,有点自己的正事,你根本就没时间也没动力去认识人,还不如在家带孩子。

厮养之道先养孩子,我们往往在养自己孩子身上投资的时间不够,这才是我们职场人士的通病和战略投资的重大失误--没有投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厮养这个词,有厮磨和厮守的意思, 总之是大家打成一片并且混得精熟。

厮养和豢养意思差不多,豢养有点贬义,我们一骂人就说某某是谁豢养的走狗,但是你骂这句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走狗是对主子死心塌地的。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是骂人而是用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带的兵都跟我豢养的狗一样对我死心塌地,那不是挺好吗?

《小王子》中隐藏的人际关系原理

不过豢养这个词你听起来可能觉得还是不好听,我换一个中性的词--驯养。有一本影响深远的世界文学名著,被称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叫《小王子》。《小王子》里面专门讲了驯养之道。

其中小王子遇到狐狸这一段,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它,有一段话说出了驯养的本质。

驯养的本质是爱与责任,首先你要爱它,然后你要为它负责。狐狸对小王子说:

驯养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的唯一了,我对于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的唯一了。

你体会一下这个关系,只有被驯养了的事物才会被了解,那么你了解你的兵吗?你对你的领导了解吗?

狐狸说:

人不会有时间去了解所有东西,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养我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 但是世界上有购买员工和高管的商店,就是猎头公司。你带的兵、你的团队,是你一路驯养出来的呢?还是你到猎头商店里面买来的呢?这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组织的观念。

我们经常讲总裁一定要从公司的内部产生,但我们很多老板总是看着外面的人好,因为自己的人都太熟悉了反而觉得水平不够,总觉得高级的人才在外面,要去找猎头,他就是不懂得驯养的道理。

狐狸又说了,你应该要有一定的耐心。你为什么要去外面的商店里面买呢?因为你不够耐心;然后它又说, 驯养要有一定的仪式。 狐狸对小王子说:

你最好还是在原来那个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开始我就会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我的心情,所以要有一定的仪式。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在销售人员对零售店的拜访上。你每个星期规划好你要去拜访的商店,比如说每一家店你都是每星期去拜访一次,那么你一定把每一个店都固定在一个具体时间。

比如A店就是在星期二的下午两点,你准时去,这个店员他就被你驯养了。他就会形成习惯,每个星期二上午的时候他就要准备一下,因为你今天下午就要来了,他得给你看上次的货他卖了多少,他就会开始等待和准备。

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呢?那么他也就跟你没有联系,也不会为你做任何准备。这就是驯养关系中很微妙的道理。

所以说上下级之间要相互驯养,夫妻之间要相互驯养,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也要相互驯养。

养兵养好了,用兵靠什么呢?主要靠赏罚。但《孙子兵法》里面说: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如果士卒对你还没有亲近依附之前你就用处罚去管理,他就会不服;他不服,就很难使用了。

我们有的领导就是把责任推给下属,这个毛病很多领导者都有,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层领导身上。

因为高层的大老板是打天下的,打天下的人天生就懂得领导力。而我们很多中层干部,是上面的领导提拔他上来的,他自己没做过领导也没当过家,他就不懂得下属的心理,管理得简单粗暴--你干得好就赏,干不好就罚。

如果这么容易就能够做好领导,那做领导岂不是太容易了--把责任都推给下面人就好了,这种人就是没有领导力的人。

反过来,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如果大家已经对你很亲近和信任了,但是你又不能严格地执行纪律,那你就把他们宠坏了,这样的队伍也不能用于作战。

本讲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讲的养兵之道。养兵之道有四个要点:

· 第一, 兵不在多 ,关键是要和你的管理能力与管理半径相匹配。

· 第二, 不要指望友军 ,一定是用自己养的亲兵;也不要指望可以到猎头商店去买来马上给你能担当大任的人,一定要用自己长期培养的人,所以你要有耐心。

· 第三,我们讲了曹操的厮养之道,又用《小王子》中的驯养故事来讲了驯养的哲学。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都要相互驯养, 而驯养的本质在于爱与责任,就是彼此相互心里都很踏实,是完全的信任。

· 第四, 一定要在相互亲近和完全信任之后才可以处罚, 否则你的处罚会让他不服。反过来, 如果已经亲近和信任了之后,你又不能处罚,那也会把他宠坏, 这兵也不能用。

这四条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养兵之道。《行军篇》学习完了,你可以在文稿中再学习一下《孙子兵法》的原文。

下一讲我们进入《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

《行军篇》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划重点

养兵之道有四个要点: 1.兵不在多,关键是要和领导的管理能力与管理半径相匹配。 2.一定要用自己长期培养的人。 3.上下级之间要相互驯养。驯养的本质在于爱与责任,就是彼此完全信任。 4.处罚士兵要掌握时机和方法。


  • 子部.孙子兵法.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原文解释翻译
  •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解释翻译用火来辅助进攻者高明,以水来辅助进攻者强大。水可以阻隔敌人...

  • 子部.孙子兵法.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原文解释翻译
  •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 子部.孙子兵法.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原文解释翻译
  •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

  • 子部.孙子兵法.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原文解释翻译
  •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 子部.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原文解释翻译
  •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解释翻译用...

  • 子部.孙子兵法.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原文解释翻译
  •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