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

平南乐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

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时有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

猺乐器

猺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卢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嚘其声。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以燕脂木为腔,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郎复响矣。胡卢笙,攒竹于瓢,吹之呜呜然。笛,韵如常笛,差短。大合乐之时,众声杂作,殊无翕然之声,而多系竹筒以相团乐,跳跃以相之。

腰鼓

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县职由乡,其土特宜乡人作窑烧腔。鼓面铁圈,出于古县,其地产佳铁,铁工善煅,故圈劲而不褊。其皮以大羊之革,南多大羊,故多皮。或用蚺蛇皮挽之。合乐之际,声响特远,一二面鼓,已若十面矣。

铜鼓

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如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据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绞,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交址尝私买以归,复埋于山,未知其何义也。按‘广州记’云:“俚獠铸铜为鼓,唯以高大为贵,面阔丈徐。”不知所铸果在何时。按,马援征交址,得骆越铜鼓,铸为马。或谓铜鼓铸在西京以前。此虽非三代彝器,谓铸当三代时可也。亦有极小铜鼓,方二尺许者,极可爱玩,类为士夫搜求无遗矣。

桂林傩

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

白巾鼓乐

南人难得乌纱,率用白纻为巾,道路弥望,白巾也。北人见之遽讶日:“南瘴疾杀人,殆比屋制服者欤!”又南人死亡,邻里集其家,鼓吹穷昼夜,而制服者反于白巾上缀少红线以表之。尝闻昔人有诗云:“箫鼓不分忧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是也。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十·志异门
  • 天神广右敬事雷神,谓之天神,其祭曰祭天。盖雷州有雷庙,威灵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钦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八·花木门
  • 桂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于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于钦者,舶商海运...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六·食用门
  • 酒广右无酒禁,公私皆有美酝,以帅司瑞露为冠,风味蕴藉,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震湖广。此酒本出贺州,今临贺酒乃远不逮。诸...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三·外国门下
  • 大秦国大秦国者,西天诸国之都会,大食蕃商所萃之地也。其王号麻罗弗。以帛织出金字缠头,所坐之物,则织以丝罽。有城郭居民...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一·边帅门
  • 广西经略安抚使汉帅府在交州,唐在广州。天宝中,岭南桂、容、邕、交与广,咸属桂州采访。昭宗始升桂管为节度。本朝皇佑中,...

  • 史部.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卷三·兵丁门
  • 沿边兵祖宗分置将兵,广西得二将焉。边州,邕管为上,宜次之,钦次之,融又次之。静江帅府,元屯半将二千五百人,又驻泊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