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经部.子夏易传.卷二·離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曰:同人于野,柔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经部.子夏易传.卷二·離下乾上

天下之器大矣,其为务多矣。治之而不谬者,其唯同人乎。所以同其同而无方也。二一隂也,得中而羣阳归焉。能得物之情,故曰同人。其德乾之德也。下之功,上使之也。为上能同于下者,鲜矣。能同之,则其德大矣,其务成矣。其圣人之功欤。上之不与,虽下求其同不可得也。非文明辨于内,刚健行于外,中正而相应者,不能同也。此君子之正而能通天下之志也。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天体大也,火体小也。火曰炎,上同于天也。必时曦燥,而后盛乎。俟天之与也。上下之位旣列,得其同,则上能与下也。君子象之,而类其族,辨其物。志可同者与之,不遗其细者也。则天下何有焉。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象曰:同人于门,又谁咎也。

卦一隂。而近者多得也。或尊而保之也。初比于二,不繫其常,出门同之,无与争者,得之先也。谁之咎矣。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不能大同守宗独应。失其于野之义,可惜也已。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歳不兴,安行也。

情係者,德之累也。妄兴者,凶之道也。居下之长,而据尊之应,潜构兵戎,以敌于五。在下之上,曰髙陵也。至五而三,象三歳也。五胜而不能兴也。祸自致也。安所行哉。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与三攻,以求二,乘其墉也。犹隔之矣。二可得乎,其义固不克也。求之不得也。困而反其则矣。乃遇其吉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刚健中正,求其同而为治也。夫求其同,固有不同者矣,故下刚。有役其公而私其同焉,以力正之。未获其志,故先号咷而后笑也。非私也,求其治而中直以正也。刚而难遇也。之而后合,同人之道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居其外也。已过其内,无与同者,患争之,悔则免矣。求同无与,志何得也。

 

  • 经部.子夏易传.卷五·兑下震上
  • 归妹,征凶,无攸利。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説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

  • 经部.子夏易传.卷四·離下巽上
  • 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 经部.子夏易传.卷六·離下坎上
  • 旣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旣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 经部.子夏易传.卷四·巽下震上
  •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相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

  • 经部.子夏易传.卷二·艮下坤上
  • 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

  • 经部.子夏易传.卷四·艮下乾上
  • 遯亨,小利贞。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阴长而君子外于时也。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