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传统节日,是在我国的四大传统民族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拜传统节日之一,是拜祖和祭扫的生活。那麼,清明节是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吗?壮族怎么玩清明节呢?我们一起来。
还有哪些民族也过清明时节?
在中国,除开汉人之外,也有一些少数名族一样经历清明时节的风俗习惯,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回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及其南方地区的壮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广大苗族地区、瑶族、佤族、鱼缸水族箱、毛南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总共25个中华民族,都过清明时节,仅仅逢年过节风俗习惯各有不同。
壮族怎么玩清明时节?
壮亲人十分钟爱五色糯米饭,把它当作万事如意、五谷丰登的代表。在每一年农历三月三或是清明时节的大日子里,壮亲人一般会制做五色糯米饭拜祖、招待亲朋好友。孩子满月,乔迁新居,也会蒸制五色糯米饭分赠给左邻右里,表述尊敬。
壮人爱红枫叶,并觉得红枫叶能够“驱邪捉鬼”,给人产生吉祥如意和安全。因而,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情况下,每家每户要在大门口插上一枝用心选择的红枫叶,有的还会继续将制做五色糯米饭的染剂渣撒在房间外场或是墙脚底,而求避邪消灾。
大家在门匾上和房子周边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口寨尾架起布棚,在布棚衣摆上五色的白米饭等贡品,老老少少围住布棚歌唱,赶歌迂,老人还把上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子的胸口,男孩和女孩青年人在赶歌迂时,也要“碰蛋”。
壮亲人经常以糯米糕的色调是不是艳丽,味儿是不是甘甜来鉴定女主是不是真实的巧妇。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节,天还不亮,每家的家庭主妇们遍竞相醒来,把泡好的五色檽米放进笼屉里用慢火蒸制。早上,小朋友们各个拿着五颜六色的糯米边走边吃,比哪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变香。
三月三吃过五色糯米饭便去赶歌圩,清明时节则把热呼呼的五色糯米饭装好,提前准备拿来扫墓拜祖。以往,就算是穷光蛋,家沒有鸡鸭鱼肉,清明上坟拜祖的情况下也一定会放置一碗甘甜的五色糯米饭来拜祭埋葬在此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