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露到立秋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時间,我们知道寒露仅仅表明秋季即将来临了,但气温還是酷热。而立秋是真实气侯变凉,秋分节气有三候,三候各自是啥?农历八月,风清云淡,寒潭月清;农历八月,风朗气爽,丹桂飘香;农历八月,色彩缤纷,五谷丰登。来。
秋分节气有三候,三候各自是啥?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立春”。《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上说:“立秋者,阳阴相半也,故白天黑夜均而暑寒平。”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成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代人觉得雷是由于气血盛而发音,立秋后阴之气刚开始充沛,因此 已不打雷了。
立秋季节来临,大家在日常养生中应切合节令的转变,在日常生活、做事之中遵照标准而成,不急不躁,收敛性神气十足,情绪处在稳定宁静当中,以缓初秋肃杀之气。
立秋三候实际详细信息
一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音,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天地万物随入也。古代人觉得雷是由于气血盛而发音,立秋后阴之气刚开始充沛,因此 已不打雷了。因而,打雷声不可是暑热的结束,也是秋寒的刚开始,也是天地万物刚开始衰落的预兆,气温也慢慢冰冷寒性。
二候蛰虫坯户——《礼记》注曰: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透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因为气温转冷,蛰居的小虫子刚开始藏进穴中,而且用细土将洞边封起來防止凉气入侵。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做”,春夏季气至,故长,秋冬季气返,故涸也。是说这时降水量刚开始降低,因为天气干燥,水蒸气挥发快,因此 湖水与江河中的水流量越来越少,一些沼泽地及水坑处便处在干枯当中。
秋,具备“个人收藏”之意,越冬的小动物刚开始储存食物。人们注重丰收,一来以慰耕作获得之喜,二来也是为明年一年的食材作提前准备。切合节令的转变,这时的做事方式,忌“满”而宜“敛”,当张弛有度,不适合太展现自我。